[發明專利]一種高阻尼雙頻率動力減振齒輪傳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88511.9 | 申請日: | 2020-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881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盛冬平;李曉貞;徐紅麗;門艷鐘;何亞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F16H57/028 | 分類號: | F16H57/028;F16H55/14;F16F15/123;F16F15/22 |
| 代理公司: | 常州西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72 | 代理人: | 張磊 |
| 地址: | 21303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阻尼 雙頻 動力 齒輪 傳動 裝置 | ||
1.一種高阻尼雙頻率動力減振齒輪傳動裝置,包括主動軸(1)、從動軸(4)、可繞主動軸(1)旋轉的主動齒輪(2)、與主動齒輪相嚙合的可繞從動軸(4)旋轉的從動齒輪(3),其特征在于:所述從動齒輪(3)的腹板上固定安裝有套設于從動軸(4)上的底座(7),所述底座(7)上安裝有嚙合頻率減振機構和軸動轉頻減振機構;所述底座(7)上繞圓周方向固定設置若干對支撐架(8),所述嚙合頻率減振機構包括第一壓簧(11)、導桿(12)和第一質量塊(13),所述第一質量塊(13)套設于導桿(12)上,所述導桿(12)的兩端固定于一對支撐架(8)上,所述第一壓簧(11)設置于第一質量塊(13)和支撐架(8)之間;所述底座(7)的中間位置固定設置有軸承安裝套(19),所述軸承安裝套(19)與底座(7)交界的位置設置有若干塊加強板(10),所述加強板(10)上設置有中壓簧座(9),所述軸動轉頻減振機構包括第二質量塊(16)、軸承(15)、第二壓簧(14),所述第二質量塊(16)套裝于軸承(15)外部,軸承(15)的內圈安裝在底座(7)的軸承安裝套(19)上,所述第二質量塊(16)的內側設置有上壓簧座(17)和下壓簧座(18),所述中壓簧座(9)設置于上壓簧座(17)和下壓簧座(18)之間,所述第二壓簧(14)設置于中壓簧座(9)與上壓簧座(17)之間、以及中壓簧座(9)與下壓簧座(18)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阻尼雙頻率動力減振齒輪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個嚙合頻率減振機構,所述四個嚙合頻率減振機構沿從動軸(4)中心對稱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阻尼雙頻率動力減振齒輪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質量塊(16)只具有繞其軸心旋轉的自由度,且第二質量塊(16)繞其軸心方向上的旋轉角度受到第二壓簧(14)的限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阻尼雙頻率動力減振齒輪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板(10)設置有若干個,其中兩個加強板(10)相對設置,其上設置有中壓簧座(9),其它加強板(10)與設置有壓簧座(9)的兩個加強板(10)交錯安裝在底座(7)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高阻尼雙頻率動力減振齒輪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上壓簧座(17)和兩個下壓簧座(18),分別組合對稱安裝在質量塊的內圈上,即一個上壓簧座(17)和一個下壓簧座(18)組合安裝在一側,另外一個上壓簧座(17)和另外一個下壓簧座(18)安裝在對稱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阻尼雙頻率動力減振齒輪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安裝套(19)的高度高于加強板(10)的高度,且高出的部分與軸承(15)的高度相同。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阻尼雙頻率動力減振齒輪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簧(11)和第二壓簧(14)均采用高錳基高阻尼的合金材料。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阻尼雙頻率動力減振齒輪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的最優設計尺寸參數[P,Q]min為:
[P,Q]min=f([A],[B],[C],[D])
C1:L1≥x1,σ1≤σf,k1,m1
C2:L2≥x2,σ2≤σf,k2,m2
C3:R
式中,C1、C2和C3分別表示該最優設計需要滿足的條件1、條件2和條件3;P:第一壓簧(11)的長度尺寸+第二質量塊(16)的高度尺寸;Q:第二質量塊(16)的圓柱體積;[A]:參數矩陣,包括2個參數,分別是第一質量塊(13)的半徑和高度;[B]:參數矩陣,包括6個參數,分別是第一壓簧(11)的長度L、截面長度、寬度尺寸、內徑、外徑尺寸、螺距;[C]:參數矩陣,包括3個參數,分別是第二質量塊(16)的內徑、外徑和厚度尺寸;[D]:參數矩陣:包括5個參數,分別是第二壓簧(14)的長度L、截面長長度、寬尺寸、外徑尺寸、螺距;L1、L2:L1為第一壓簧(11)的長度,L2為第二壓簧(14)的長度;x1、k1:x1代表第一壓簧(11)的壓縮量,k1代表第一壓簧(11)的剛度;x2、k2:x2代表第二壓簧(14)的壓縮量,k2代表第二壓簧(14)的剛度;m1、m2:m1代表第一質量塊(13)的重量,m2代表第二質量塊(16)的重量;σf:壓簧阻尼合金材料的疲勞強;R:齒輪箱內的軸承-軸-齒輪系統的內部可用空間尺寸;σ1為第一壓簧(11)在工作時的應力值、σ2為第二壓簧(14)在工作時的應力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工學院,未經常州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8511.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