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順控程序的追蹤的順控程序處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84355.9 | 申請日: | 2020-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249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4 |
| 發明(設計)人: | 松本晃纮 | 申請(專利權)人: | 發那科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5B19/05 | 分類號: | G05B19/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曾賢偉;郝慶芬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程序 追蹤 處理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順控程序的追蹤的順控程序處理裝置,能夠追蹤順控程序的任意位置的信號狀態,程序編輯裝置包含:編譯部,其對由程序編輯部針對順控程序設定的追蹤開始位置與結束位置之間的命令的地址進行解析,插入針對追蹤用存儲器的信號值的轉發命令,并且,變換為包含有設定了解析后的地址的采樣用地址表與執行程序的順控程序的目標代碼,可編程控制器包含:采樣地址設定部,其根據順控程序的目標代碼中包含的采樣用地址表,對追蹤用存儲器設定采樣地址;以及代碼執行部,其執行順控程序的目標代碼,按照轉發命令將信號值存儲在追蹤用存儲器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順控程序的追蹤的順控程序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近來,為了順控程序的調試或維護作業,在可編程控制器(也稱為PLC)中準備了追蹤(trace)功能。作為追蹤功能,一般情況下,在開始以及結束順控程序時、或執行所有命令時,進行采樣。此外,有作為采樣對象而指定的地址(變量)、或所有地址(變量)、監控器所顯示的地址(變量)的方法。
其中,在采樣的定時(timing)是順控程序的開始以及結束時的情況下,可以只對順控程序的執行結果進行采樣。因此,無法進行1周期內的信號的接通(ON)/斷開(OFF)等順控程序中存在信號變化時的采樣。
另一方面,已知一種可編程控制器,具有:程序存儲器,其存儲順控程序;數據存儲器,其存儲控制所需的數據;微處理器,其用于執行所述順控程序和整體的控制;以及數據追蹤電路,其在執行所述順控程序的監控范圍時,監控微機總線上的地址信號、數據信號、指令信號,在訪問了序列命令的運算數數據的定時對運算數據進行采樣并存儲,所述微處理器在產生了對所述數據存儲器的訪問的時間點存儲所述順控程序執行時所使用的運算數數據,監控裝置在顯示所述順控程序的監控范圍時,顯示序列命令與所述運算數數據的內容,由此,能夠監控所述順控程序執行過程中的實際數據(例如,專利文獻1)。
但是,在所述可編程控制器中,存在如下問題:為了在執行順控程序內的全部命令時進行采樣,也對不需要的部分進行采樣,導致順控程序的周期時間變長。
此外,在指定了采樣對象的地址(變量)的情況下,需要對順控程序進行解析,鑒別采樣所需的地址(變量),因此,采樣對象的甄別困難。另一方面,在將采樣對象設為全部地址(變量)時,也對不需要的地址進行采樣,因此,存在順控程序的周期時間變長這樣的問題。關于這點,采樣對象還存在顯示在監控器上的地址(變量)這樣的采樣對象,但是只對顯示在監控器上的采樣對象進行采樣。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3892873號公報
發明內容
因此,期待能夠對順控程序的任意位置的信號狀態進行追蹤的結構。
(1)本公開的一方式提供一種順控程序處理裝置,執行存儲在程序存儲器中的順控程序的目標代碼,具有:程序編輯裝置、可編程控制器,所述程序編輯裝置包含:程序編輯部,其能夠對順控程序設定追蹤開始位置與追蹤結束位置的對;以及編譯部,其對處于由所述程序編輯部設定的所述追蹤開始位置與所述追蹤結束位置之間的命令的地址進行解析,插入針對追蹤用存儲器的信號值的轉發命令,并且,將解析后的所述地址設定于采樣用地址表,變換為包含執行程序與所述采樣用地址表的所述順控程序的目標代碼,所述可編程控制器包含:采樣地址設定部,其根據由所述編譯部變換所得的所述順控程序的目標代碼中包含的所述采樣用地址表,對所述追蹤用存儲器設定采樣地址;以及代碼執行部,其執行所述順控程序的目標代碼,按照所述轉發命令將所述信號值存儲在所述追蹤用存儲器中。
(2)本公開的一方式在(1)所記載的順控程序處理裝置中,所述可編程控制器包含所述程序編輯裝置。
發明效果
根據一方式,可以提供一種順控程序處理裝置,能夠追蹤順控程序的任意位置的信號狀態。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發那科株式會社,未經發那科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435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頻前端電路
- 下一篇:計算環境中可解釋人工智能的誤用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