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冷卻和/或潤滑車輛尤其機動車的傳動系的軸承的儲油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82516.0 | 申請日: | 2020-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362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30 |
| 發明(設計)人: | E.拉姆;B.貝克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4 | 分類號: | F16H57/04;F16H57/021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萬欣;陳浩然 |
| 地址: | 德國沃***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卻 潤滑 車輛 尤其 機動車 傳動 軸承 儲油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冷卻和/或潤滑車輛、尤其機動車的傳動系的軸承的儲油器,其中,傳動系具有至少一個驅動軸、至少一個傳動機構、至少一個差速器和至少一個車輪驅動軸,其中,差速器具有至少一個軸驅動齒輪且軸驅動齒輪與傳動機構的至少一個齒輪處在接合中,其中,設置且/或存在有至少一個油底殼區域,且其中,軸驅動齒輪和/或傳動機構的齒輪至少部分浸液地布置在油底殼區域中,其中,傳動機構的齒輪和/或軸驅動齒輪構造至少兩個齒輪級且傳動機構的兩個齒輪布置在中間軸上,且其中,至少一個車輪驅動軸同軸于驅動軸布置且傳動機構的中間軸大致布置在驅動軸和/或車輪驅動軸的與油底殼區域相對而置的側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根據本發明的用于冷卻和/或潤滑車輛、尤其機動車的傳動系(Antriebsstrang,有時也稱為傳動鏈)的軸承(Lager,有時也稱為支承件)的儲油器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已知大量用于機動車的傳動系。這些傳動系首先具有驅動軸、傳動機構(Getriebe)、差速器和至少一個車輪驅動軸。在此,驅動轉矩或者力流由驅動馬達(這可以是內燃機或也可以是電動機)經由驅動軸且可能經由離合器或者經由傳動機構行進至至少一個車輪驅動軸。在大量傳動系的情形中,在功能上在傳動機構與車輪驅動軸之間起作用地布置有差速器。在此,差速器通常具有軸驅動齒輪。軸驅動齒輪與傳動機構的至少一個齒輪處在接合中。通常,在圍住差速器和/或驅動馬達的殼體或者殼體件的下部區域中設置有油底殼區域,其中,軸驅動齒輪浸液地(planschend)布置在油底殼區域中。
在本發明由其出發的現有技術(US?2009/0127954?A1)中,用于車輛、尤其用于機動車的傳動系大致構造成同軸的傳動系。驅動馬達實施成電機、尤其電動機,其中,設置有相應的殼體件或者殼體區域,其部分圍住驅動馬達、部分圍住傳動機構且/或部分圍住差速器。傳動機構的齒輪和/或軸驅動齒輪構造至少兩個齒輪級,其中,傳動機構的兩個齒輪布置在中間軸上。設置或者存在有兩個車輪驅動軸,其中,至少一個車輪驅動軸同軸于驅動軸布置,尤其延伸穿過構造成空心軸的驅動軸。傳動機構的中間軸和尤其布置在中間軸上的齒輪大致布置在驅動軸和/或車輪驅動軸的與油底殼區域相對而置的側上。換而言之,帶有齒輪的中間軸被支撐在驅動軸上方且在車輪驅動軸上方且油底殼區域構造或者設置在殼體或者相應的殼體件的下部區域中。或者再次換而言之,相對于車輛的豎軸線來看,油底殼區域被支撐或者布置在驅動軸下方且/或在車輪驅動軸下方且中間軸被支撐或者布置在驅動軸上方或者在車輪驅動軸上方。
在現有技術中已知的傳動系的情形中,為了傳動系的軸承和/或其它部件的油供應在油底殼的區域中設置有油泵。油泵將油泵送到相應的流動通道中,其然后通向驅動軸、車輪驅動軸、傳動機構的確定的軸承且/或通向電動機的確定的部件,以便于潤滑且/或冷卻相應的部件。油泵尤其因此是必要的,因為同軸的傳動系通常具有軸承、齒輪和/或部件,其必須以油來潤滑和/或冷卻,然而其不直接與相對較寬的油底殼區域接觸,如例如在油底殼區域中浸液地布置的軸驅動齒輪那樣。后者在相應的布置的情形中尤其然而同樣導致增加的浸液損失(Planschverluste)且降低了傳動機構或者傳動系的效率。同樣地,尤其電氣實施的油泵必須被相應地驅動且要求與此相聯系的能量需求。
因此,在現有技術中已知的傳動系和/或目前的儲油器尚未最佳地構造。一方面,單獨的用于輸送油的油泵是必要的,其降低了傳動系的效率,以及增加了結構構造和與此相聯系的成本。此外,在現有技術中目前嘗試如下,即,布置在傳動機構的中間軸上的齒輪通過相應地結構設計的殼體結構(由其在上部殼體區域中于是形成另外的第二油底殼)相應地被潤滑和/或冷卻。后者一方面在結構上耗費且成本密集,另一方面這要求增加的結構空間需求。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基于如下任務,即,此時如此地設計和改進儲油器和/或傳動系,使得一方面傳動系的效率被改善,另一方面用于構造油底殼區域和/或流動通道的結構和成本上的耗費被降低。
先前所指出的任務此時首先通過本發明來解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未經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25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連接器組件
- 下一篇:光源裝置以及全息觀察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