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冷卻和/或潤滑車輛尤其機動車的傳動系的軸承的儲油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82516.0 | 申請日: | 2020-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362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30 |
| 發明(設計)人: | E.拉姆;B.貝克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4 | 分類號: | F16H57/04;F16H57/021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萬欣;陳浩然 |
| 地址: | 德國沃***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卻 潤滑 車輛 尤其 機動車 傳動 軸承 儲油 | ||
1.一種用于冷卻和/或潤滑車輛的傳動系(2)的軸承(15,16,17)的儲油器(1),其中,所述傳動系(2)具有至少一個驅動軸(3)、至少一個傳動機構(4)、至少一個差速器(5)和至少一個車輪驅動軸(6,7),其中,所述差速器(5)具有至少一個軸驅動齒輪(5a)且所述軸驅動齒輪(5a)與所述傳動機構(4)的至少一個齒輪處在接合中,其中,設置且/或存在有至少一個油底殼區域(9),且其中,所述軸驅動齒輪(5a)和/或所述傳動機構(4)的齒輪至少部分浸液地布置在所述油底殼區域(9)中,其中,所述傳動機構(4)的齒輪和/或所述軸驅動齒輪(5a)構造至少兩個齒輪級(I,II)且所述傳動機構(4)的兩個齒輪布置在中間軸(8)上,且其中,至少一個車輪驅動軸(6,7)同軸于所述驅動軸(3)布置且所述傳動機構(4)的中間軸(8)大致布置在所述驅動軸(3)和/或所述車輪驅動軸(6,7)的與所述油底殼區域(9)相對而置的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油器在功能上如此地構造且/或布置,從而所述儲油器(1)布置在所述兩個齒輪級(I,II)之間的區域中且大致在所述驅動軸(3)和/或所述車輪驅動軸(6,7)的與所述油底殼區域(9)相對而置的側上,其中,所述儲油器(1)的縱軸線(A)大致平行于通過所述齒輪(4a,4b,4c,4d)的相應的直徑所確定的相應的平面延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儲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是機動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儲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油器(1)具有至少一個可被填充以油的內部空間(1a)和至少一個油進入區域(1b),其中,所述油進入區域(1b)被如此地定位且/或構造,從而通過旋轉的軸驅動齒輪(5a)油可從所述油底殼區域(9)被運輸到所述油進入區域(1b)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儲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進入區域(1b)具有油進入窗(10)和拱形構造的油收集區域(11)。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儲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油器(1)具有至少一個第一油離開區域(1c),其中,所述第一油離開區域(1c)被如此地定位且/或構造,從而一方面油可從所述儲油器(1)的內部空間(1a)中被引出且為了繼續運輸可被輸送給布置在所述中間軸(8)上的齒輪。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儲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離開區域(1a)具有油離開窗(10)和部分拱形地且/或呈斜坡狀構造的油引導區域(14)。
7.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儲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油器(1)具有多個油離開區域(1d,1e,1f),借助其可以以油供應所述傳動系(2)的不同軸承(15,16,17)和/或多個通向不同軸承(15,16,17)的流動通道(18)。
8.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儲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系(2)的驅動軸(3)借助于軸向彼此間隔的第一和第二軸承被支撐,其中,所述儲油器(1)為了供應這些軸承具有第二和第三油離開區域。
9.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儲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差速器(5)或者所述差速器(5)的軸驅動齒輪(5a)與用于支撐所述差速器(5)的容納驅動馬達(20)的殼體件(12a)之間布置有軸承蓋(19),其中,所述軸承蓋(19)具有展平的區域(19a),在其上布置有所述儲油器(1)。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儲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油器(1)具有第四油離開區域,借助其可以以油供應布置在所述軸承蓋(19)的軸承座中的第三軸承。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儲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油離開區域具有油離開開口,其與所述軸承蓋(19)的輸送區域流動連接。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儲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蓋(19)的輸送區域部分呈斜坡狀構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未經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251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連接器組件
- 下一篇:光源裝置以及全息觀察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