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合金屬管道的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77839.0 | 申請日: | 2020-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988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代光輝;代坤;李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庚新材料科技(嘉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37/06 | 分類號: | B21C37/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劍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82 | 代理人: | 劉萬磊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金屬 管道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金屬管道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提供外層金屬管道、內層金屬板材、以及熱熔粘結材料,其中,所述內層金屬板材被彎曲并置于所述外層金屬管道內,所述熱熔粘結材料位于所述外層金屬管道和內層金屬板材之間;2)加熱所述外層金屬管道;3)冷卻所述外層金屬管道、熱熔粘結材料以及內層金屬板,使得所述外層金屬管道與所述內層金屬板材被所述熱熔粘結材料粘合。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案能夠降低內襯金屬復合管的制造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金屬管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不銹鋼內襯技術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使用,是將薄壁不銹鋼管作為載體,進行焊接成型后,以牽引絞車為動力將不銹鋼內襯管從待修管道的一端牽引至另一端。不銹鋼管內襯管穿插完畢之后對其進行高壓變形貼合處理,在保壓情況下對內襯管與原管線之間的縫隙進行注漿固化作業。形成與原管道緊密粘合、表面光滑的復合管。從而達到承壓性強、抗沖擊、整體耐腐蝕的修復目的。
內襯不銹鋼復合管的優點包括:(1)內襯不銹鋼復合管不生垢、不結瘤、耐腐蝕。這一點相比于鐵材質產品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優勢,一些鐵材質產品經常生銹并且不耐腐蝕,但是不銹鋼在使用過程中管道內壁形成一層極薄的氧化鉻薄膜,該薄膜阻止金屬繼續氧化,故不銹鋼有很強的耐腐蝕性能,不僅能承受水和空氣的腐蝕,而且可以承受弱酸弱堿的腐蝕。(2)內襯不銹鋼復合管有著多種連接模式,可以焊接、可以法蘭連接、可以螺紋連接,還可以溝槽連接。連接模式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滿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增加使用者的選擇自由性。(3)內襯不銹鋼復合管耐高溫,這樣的話其就可以輸送熱水、沸水、蒸汽等高溫液體和氣體,這是因為不銹鋼是高于普通鋼材在常溫下的抗拉強度的。(4)內襯不銹鋼復合管低溫脆性好,這是由于不銹鋼的熱膨脹系數小。
因為內襯不銹鋼復合管具有如上所述的諸多優點,因此被廣泛地應用在給水、排水、燃氣、熱力、電信、電力、工業等領域,特別是市政給水領域,不銹鋼材料幾乎成為自來水管材唯一的選擇。
在內襯不銹鋼復合管的制造工藝中,為了保證內襯不銹鋼管和外層鋼管的結合力,不銹鋼管內襯管穿插完畢之后需要進行高壓變形貼合處理,例如,通過機械力擠壓、液壓加壓、爆炸力擠壓等處理方法令內襯不銹鋼管膨脹,使得內襯不銹鋼管和外層鋼管緊密結合。不管是采用哪種高壓變形貼合處理方法,都有兩個缺點:(1)為了保證足夠的力學性能和抗壓性能,內襯不銹鋼管的厚度較厚;(2)高壓變形貼合處理的成本較高。這兩個因素綜合起來導致內襯不銹鋼復合管的制造成本很高。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管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降低內襯復合金屬管的制造成本。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復合金屬管道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提供外層金屬管道、內層金屬板材、以及熱熔粘結材料,其中,所述內層金屬板材被彎曲并置于所述外層金屬管道內,所述熱熔粘結材料位于所述外層金屬管道和內層金屬板材之間;
2)加熱所述外層金屬管道外部;
3)冷卻所述外層金屬管道、熱熔粘結材料以及內層金屬板,使得所述外層金屬管道與所述內層金屬板材被所述熱熔粘結材料粘合。
優選地,在步驟2)中,加熱所述外層金屬管道完成后,所述外層金屬管道的加熱前后溫差乘以所述外層金屬管道的熱膨脹系數的值為P1,所述內層金屬板材的加熱前后溫差乘以所述內層金屬板材的熱膨脹系數的值為P2,其中,P1P2。
優選地,所述外層金屬管道的熱膨脹系數小于所述內層金屬板材的熱膨脹系數。
優選地,所述制造方法還包括:在步驟2)中,加熱所述外層金屬管道和熱熔粘結材料的同時,在彎曲的所述內層金屬板材的內部施加驅使所述內層金屬板材向所述外層金屬管道壓緊的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庚新材料科技(嘉興)有限公司,未經華庚新材料科技(嘉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778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