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置充電系統的輪轂電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70363.8 | 申請日: | 2020-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493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倪捷;陳文勝;張芳勇;吳啟皇;邵煕芳;羊淑華;王松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1/00 | 分類號: | H02K11/00;H02K9/19;H02K5/20;H02K11/30;H02K5/10;H02K11/215;H02K11/25 |
| 代理公司: | 浙江億維律師事務所 33319 | 代理人: | 王乃蒼 |
| 地址: | 321206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置 充電 系統 輪轂 電機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內置充電系統的輪轂電機,包括機殼、電機軸等,定子組件包括相互連接的定子鐵芯、定子支架,定子鐵芯上繞制有繞組線圈,電機軸穿過機殼、定子支架、轉子組件,轉子組件、機殼以電機軸為軸心繞定子組件轉動,電機線組件穿過電機軸與定子組件相連接,還包括絕緣冷卻液、充電系統,絕緣冷卻液位于機殼內,充電系統設置在定子支架上。本發明將充電系統設置在定子組件上,空間上與電機為一體,更加節省空間,同時由于機殼內部屬于密封空間,避免充電系統受到外界環境的粉塵及水汽侵蝕。將充電系統和定子組件這兩個發熱組件設置在一起后再集中散熱,也有利于提高散熱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機,尤其涉及一種內置充電系統的輪轂電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電動車充電系統一般都是采用與電機分體安裝的方式,使用者需要單獨配備一個充電器來為電動車的電池充電,攜帶不方便,且充電器在攜帶過程中的防水、防塵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另一方面,充電器在工作過程中也存在發熱問題,目前大多數分體式充電器大多采用風冷散熱,散熱效率低的同時也占用較大空間,故需要對此做出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電動車充電器攜帶不方便、散熱效果差等缺陷,提供了一種新的內置充電系統的輪轂電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內置充電系統的輪轂電機,包括機殼、電機軸、定子組件、轉子組件、電機線組件,所述定子組件包括相互連接的定子鐵芯、定子支架,所述定子鐵芯上繞制有繞組線圈,所述機殼為中空腔體,所述定子組件位于所述機殼內,所述轉子組件與所述機殼相連接并套設在所述定子組件外,所述電機軸穿過所述機殼、所述定子支架、所述轉子組件,所述轉子組件、所述機殼以所述電機軸為軸心繞所述定子組件轉動,所述電機線組件穿過所述電機軸與所述定子組件相連接,還包括絕緣冷卻液、充電系統,所述絕緣冷卻液位于所述機殼內,所述充電系統設置在所述定子支架上。
機殼為定子組件、轉子組件等部件提供保護,使其免受外力損壞。可以通過電機線組件為定子組件等提供電源,使各個部件可以發揮其各自的功能。位于機殼內的絕緣冷卻液呈流動狀態,隨著機殼的轉動在機殼內部流動,與各個發熱部件進行充分接觸發生熱交換,大大提高了散熱效率。
本發明將充電系統設置在定子組件上,空間上與電機為一體,更加節省空間,同時由于機殼內部屬于密封空間,避免充電系統受到外界環境的粉塵及水汽侵蝕。將充電系統和定子組件這兩個發熱組件設置在一起后再集中散熱,也有利于提高散熱效率。
作為優選,上述所述的一種內置充電系統的輪轂電機,所述充電系統包括總電路板、輸入端、輸出端,所述總電路板包含充電電路模塊,所述輸入端、所述輸出端分別與所述總電路板相連接。
輸入端用來連接外接220V電源,輸出端連接電動車的蓄電池,充電電路模塊包含變換電路、整流電路、采樣反饋電路、PWM控制電路等,通過充電電路模塊將市電220V整流濾波后,轉化為蓄電池需要的直流電壓。
作為優選,上述所述的一種內置充電系統的輪轂電機,還包括輔助電源電路模塊,所述輔助電源電路模塊設置在所述定子支架上并與所述電機線組件相連接,所述輔助電源電路模塊為升壓型DC/DC轉換器、降壓型DC/DC轉換器、升降壓型DC/DC轉換器中的一種。
一般蓄電池隨著放電,電壓會降低,而輔助電源電路模塊能在輸入一定范圍內變化電壓的情況下,輸出恒定電壓,為車輛上其他電器供電。
作為優選,上述所述的一種內置充電系統的輪轂電機,還包括控制電路模塊、信號連接電路模塊、信號傳感器組,所述控制電路模塊、所述信號連接電路模塊、所述信號傳感器組均設置在所述定子組件上,所述信號傳感器組與所述信號連接電路模塊相連接,所述信號連接電路模塊與所述控制電路模塊相連接,所述控制電路模塊與所述電機線組件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7036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