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多智能體的生產物流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70179.3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171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林建兵;林建珍;林智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莆田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5G47/49 | 分類號: | B65G47/49;B65G43/08;B65C9/40;B65B5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11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智能 生產 物流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多智能體的生產物流系統,包括產品生產線、產品輸送系統、分揀機械手、分類運輸裝置和控制與顯示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產品輸送系統左側一端并列設有多條產品生產線,所述產品輸送系統末端設有產品放置區,所述產品放置區上方設有龍門架,所述分揀機械手通過移動平臺安裝在龍門架上,所述產品放置區一端并列設有多個分類運輸裝置,所述控制與顯示系統設置在分類運輸裝置一側,所述產品運輸系統一側設有第一監控器,所述龍門架一側設有第二監控器,所述分類運輸裝置一側設有第三監控器,該系統通用性與靈活性好,結構簡單,成本低,可靠性較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產物流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多智能體的生產物流系統。
背景技術
在二十一世紀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消費者對產品的的需求從大批量供貨轉為多品種,小批量的模式,對于制造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生產物流系統在生產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物流系統可以合理分配有限資源,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對生產調度有重要作用。為了使生產物流系統可滿足復雜的生產過程,設計一種基于多智能體的生產物流系統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多智能體的生產物流系統,將各智能體之間的通訊,合作,協調管理有機融合,使的生產物流系統可適用于復雜的生產運輸過程,具備通用性與靈活性好,結構簡單,成本低,可靠性較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多智能體的生產物流系統,包括產品輸送系統2,產品輸送系統2的起始端設有多條產品生產線1,所述產品輸送系統2末端設有產品放置區9,所述產品放置區9上方設有龍門架31,所述分揀機械手3通過移動平臺32安裝在龍門架31上,產品放置區9運行方向末端設置有分類運輸裝置4,分類運輸裝置4一側設置有控制與顯示系統5,產品運輸系統2起始端一側設有第一監控器6,龍門架31一側設有第二監控器7,所述分類運輸裝置4一側設有第三監控器8。
所述產品輸送系統2左側一端并列設有多條產品生產線1。
所述產品放置區9一端并列設有多個分類運輸裝置4。
所述產品輸送系統2包括第一支架20,所述第一支架20中間設有用于運輸產品的產品輸送帶21,所述第一支架20上一側設有紅外線發射器22,所述第一支架20另一側與所述紅外線發射器22相對位置設有紅外線接收器23。
所述產品放置區9由多根滾軸10組成,滾軸10長度與產品輸送帶21寬度相同。
所述龍門架31上端兩橫梁內測設有軌道34,所述軌道34內設有移動平臺32,所述移動平臺32上方設有分揀機械手控制器33,所述分揀機械手3安裝在移動平臺32下側,所述移動平臺32可沿軌道34方向和垂直軌道34方向兩個方向水平移動。
所述分類運輸裝置4包括分類第二支架40,所述第二支架40中間設有分類輸送帶41,所述第二支架40前端設有光柵傳感器42,所述第二支架40中間位置設有升降式貼標簽機構43,所述第二支架40末端一側設有電子計數器44。
所述升降式貼標簽機構43包括升降電推桿430、空心機架431、導向軸432和標簽機433,所述升降電推桿430與導向軸432對稱安裝在第二支架40兩側,所述空心機架431一端與升降電推桿430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空心機架431另一端設有導向孔,所述導向孔套在導向軸432上,且導向孔可沿導向軸432軸向運動。
所述控制與顯示系統5包括主控制器51和顯示器50;所述紅外線發射器22、紅外線接收器23、光柵傳感器42、電子計數器44、第一監控器6、第二監控器7、第三監控器8、分揀機械手控制器33均與主控制器91相連,所述顯示器50也與主控制器51相連。
所述分類運輸裝置4數量與所述產品生產線1數量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莆田學院,未經莆田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701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