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混合動力變速箱電液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68032.0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714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超;余秋石;嚴軍;袁龍;肖騰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63/34 | 分類號: | F16H63/34;F16H63/40;F15B21/08;F15B21/0423;F15B21/041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唐勇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合 動力 變速箱 控制系統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混合動力變速箱電液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涉及混合動力變速箱技術領域,控制方法包括步驟:控制器控制第二電磁閥為第二狀態,第一電磁閥為第一狀態,第二電子油泵為液壓駐車執行機構提供充油流量;經過一定的間隔時間后,控制第二電磁閥切換為第一狀態,第二電子油泵為冷卻管路提供冷卻流量;在預設的時間節點,控制第一電磁閥切換為第二狀態,第一電子油泵為液壓駐車執行機構提供充油流量;第一電子油泵控制第一油路的充油流量,使油壓達到液壓駐車執行機構解鎖要求的壓力值,并使液壓駐車執行機構在要求的時間范圍內被成功解鎖。本發明提供的混合動力變速箱電液控制方法,駐車動作響應快,控制過程更加平順,駐車性能更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合動力變速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混合動力變速箱電液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混合動力變速箱一般將發電機ISG、驅動電機TM、離合器、減速器、電液控制系統等一體集成,具有結構緊湊的特點。其中,電液控制系統主要功能是對TM、ISG油冷電機進行冷卻和離合器控制,通過離合器的控制實現動力源的切換與速比選擇。同時,還需實現齒軸潤滑、離合器冷卻、液壓駐車,以及目前專用混合動力變速箱多檔化的換擋控制。
目前行業內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變速箱電液控制系統,都是在傳統自動變速箱技術應用基礎上,根據各自實際功能需求,做的適應性匹配設計,基本上是由供油系統、電液控制模塊、冷卻系統,及其他電液輔件集成。
參見專利CN201510664286.8所示的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機冷卻液壓系統,供油系統由2個機械油泵組成,其中一個油泵由發動機端齒輪驅動,發動機工作時,該油泵進行供油,另一個油泵由主減速齒輪驅動,車輛運行時,該油泵工作,兩個油泵集成在電液控制模塊上,電液控制模塊根據系統需求,實現系統壓力與流量的調節控制,兩個電機冷卻采用油冷,駐車采用電子駐車。
然而,上述液壓系統具有如下缺陷:
1)采用機械油泵供油,較高車速工況時,供油過剩,油泵輸出流量浪費較大,存在高車速時能量耗損大,效率低的問題;
2)采用電子駐車,用單獨的電機減速系統實現駐車作動,系統集成度較差,開發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合動力變速箱電液控制系統,駐車動作響應快,控制過程更加平順,駐車性能更佳;而且系統集成度高,成本較低。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混合動力變速箱電液控制系統,包括:
油底殼;
第一油路,其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電子油泵、壓力傳感器、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一電子油泵和所述油底殼相連,且所述第一油路還包括限壓閥總成,所述限壓閥總成一端與油底殼相連,另一端連接在壓力傳感器和第一電磁閥之間,所述第一電磁閥具有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
第二油路,其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二電子油泵和第二電磁閥,所述第二電子油泵和所述油底殼相連,所述第二電磁閥具有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
離合器,其與所述第一電磁閥相連,且當第一電磁閥為第一狀態時,所述離合器和第一電子油泵連通;
冷卻管路,其與所述第二電磁閥相連,且當所述第二電磁閥為第一狀態時,所述冷卻管路和第二電子油泵連通;
液壓駐車執行機構,其包括駐車活塞和電磁閥鎖止總成,所述液壓駐車執行機構與所述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均相連,當第一電磁閥為第二狀態時,所述液壓駐車執行機構和第一電子油泵連通,當第二電磁閥為第二狀態時,所述液壓駐車執行機構和第二電子油泵連通;
控制器,其與所述第一電子油泵、第二電子油泵、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壓力傳感器、液壓駐車執行機構均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80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