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工業車輛碰撞識別方法及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66759.5 | 申請日: | 2020-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572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5 |
| 發明(設計)人: | 鄧海勤;高志勇;王強;侯越 | 申請(專利權)人: | 愛動超越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07 | 分類號: | 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東城***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業 車輛 碰撞 識別 方法 設備 | ||
本發明屬于傳感器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工業車輛碰撞識別方法及設備。所述方法在車頭設置加速度傳感器及角速度傳感器,同時檢測工業車輛在代表前后方向X軸的加速度及角速度以及代表左右方向的Y軸的加速度及角速度;在車頭面板中央設置音量傳感器,檢測音量;設置應力傳感器,檢測車頭受到的撞擊力;加速度傳感器、角速度傳感器、音量傳感器及電阻應變片單獨連接或共用電源,并均與微處理器連接;微處理器將不同方向軸的加速度及角速度、音量和應力與設定值進行比較,超過設定范圍則判斷為撞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從工業車輛自身特點出發,對車頭形變及碰撞音量進行檢測,為判斷車輛發生碰撞提供更靠的保證。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傳感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工業車輛碰撞識別方法及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的迅猛發展,工業車輛在我國綜合作業中占有著重要作用。但由于工業車輛自身的特點,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嚴重且特殊,給人們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至2015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約為1.72億輛,其中工業車輛保有量約為536萬輛,占汽車總數3.1%,雖然其相對數量不多,但是造成的事故傷亡情況卻極為嚴重。2015年工業車輛事故數量約占交通事故總數10.99%,死亡人數約占事故總死亡人數19.50%,導致的直接財產損失占比高達24.61%。
近年來,物流業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加速發展,對工業車輛的安全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安全理念也在逐漸地發生變化,工業車輛如何安全工作便成了社會關注的問題。在愈來愈繁忙的生產作業中,傳統的被動安全技術(如安全帶等)已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發生。為了更有效地防止車輛發生事故,避免人身傷害、財產損失,主動安全技術在工業車輛的設計過程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如何提高工業車輛的主動安全成為各工業車輛生產商面臨的首要問題。
交通故事當中,經常發生的是車輛碰撞。為了對傷者及時進行施救,需要快速判斷是否為碰撞事件。目前最常見的汽車碰撞檢測方法是通過單個的加速度傳感器和角速度傳感器結合來判斷行車狀態從而進行碰撞識別。由于工業車輛所行經的地方可能坑洼不平,導致現有檢測系統發生誤報,故不適合在工業車輛上安裝使用。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工業車輛碰撞識別方法及設備,該方法依據工業車輛所具有的特點設計相應的檢測系統,從而更為可靠。
本發明所述的工業車輛碰撞識別方法,所述方法具體為:在車頭設置加速度傳感器及角速度傳感器,同時檢測工業車輛在代表前后方向X軸的加速度及角速度以及代表左右方向的Y軸的加速度及角速度;在車頭面板中央設置音量傳感器,檢測音量;設置應力傳感器,檢測車頭受到的撞擊力;應力傳感器包括絕緣彈簧、電阻應變片和兩根細鋼絲;絕緣彈簧通過兩根細根絲分別連接在車頭的兩端且呈半崩緊狀態,電阻應變片粘貼于絕緣彈簧上;加速度傳感器、角速度傳感器、音量傳感器及電阻應變片單獨連接或共用電源,并均與微處理器連接;微處理器將不同方向軸的加速度及角速度、音量和應力與設定值進行比較,超過設定范圍則判斷為撞車。
本發明所述的工業車輛碰撞識別方法,所述微處理器還能將各傳感器數據通過無線網絡設備上傳至云空間。
本發明所述的工業車輛碰撞識別方法,所述加速度傳感器及角速度傳感可整合成集成式多軸傳感器。
本發明所述的工業車輛碰撞識別設備,包括加速度傳感器、角速度傳感器、音量傳感器及應力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及角速度傳感器各有兩個,設在車頭,分別監測X和Y軸的加速度以及X和Y軸的角速度;音量傳感器安裝在車頭面板中央;應力傳感器包括絕緣彈簧、電阻應變片和兩根細鋼絲;絕緣彈簧通過兩根細根絲分別連接在車頭的兩端且呈半崩緊狀態,電阻應變片粘貼于絕緣彈簧上;加速度傳感器、角速度傳感器、音量傳感器及電阻應變片單獨連接或共用電源,并均與微處理器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愛動超越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愛動超越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675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