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級變速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63429.0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66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滝口親司;中西龍一;鈴木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H57/035 | 分類號: | F16H57/035;F16H57/04;F16H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謝辰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級 變速裝置 | ||
提供無級變速裝置,能夠有效地利用伴隨著帶輪的旋轉而繞旋轉軸線形成漩渦的氣流。無級變速裝置(57)具備:帶殼體(61),其從軸向與驅動帶輪(53)以及從動帶輪(55)相向,至少在與驅動帶輪(53)以及從動帶輪(55)中的一方之間形成對伴隨著該一方的旋轉而繞對應的旋轉軸線生成的氣流(SM)進行引導的流路空間(95);帶罩(63),其結合于帶殼體(61),劃分出收納驅動帶輪(53)、從動帶輪(55)以及帶(56)的帶室(62);突起部(96),其在流路空間(95)內從帶殼體(61)的壁面隆起并沿與氣流(SM)的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級變速裝置,具備:繞第一旋轉軸線旋轉的驅動帶輪;繞與第一旋轉軸線平行的第二旋轉軸線旋轉的從動帶輪;帶,其卷繞于驅動帶輪以及從動帶輪,從驅動帶輪向從動帶輪傳遞動力;帶殼體,其從軸向上與驅動帶輪以及從動帶輪相向,至少在與驅動帶輪以及從動帶輪中的某一方之間形成流路空間,該流路空間引導伴隨著該一方的旋轉而繞對應的旋轉軸線生成的氣流;帶罩,其結合于帶殼體,劃分出收納驅動帶輪、從動帶輪以及帶的帶室。
背景技術
專利文獻1公開了帶式無級變速裝置。帶式無級變速裝置劃分出對驅動帶輪、從動帶輪、和卷繞于驅動帶輪以及從動帶輪的V帶進行收納的帶室。在驅動帶輪上結合有繞驅動帶輪的旋轉軸線旋轉的冷卻風扇。通過冷卻風扇的動作,從驅動帶輪朝向從動帶輪生成氣流。氣流有助于帶室內的冷卻。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5-161324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將要解決的課題
伴隨著驅動帶輪或者從動帶輪的旋轉,在軸向上與驅動帶輪或者從動帶輪鄰接的空間內繞旋轉軸線生成氣流。這樣,氣流只是繞旋轉軸線形成漩渦,完全沒有被利用。氣流的運動能量被浪費。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實際情況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有效地利用伴隨著帶輪的旋轉繞旋轉軸線形成漩渦的氣流的無級變速裝置。
用于解決課題的技術手段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無級變速裝置具備:繞第一旋轉軸線旋轉的驅動帶輪;繞與所述第一旋轉軸線平行的第二旋轉軸線旋轉的從動帶輪;卷繞于所述驅動帶輪以及所述從動帶輪并從所述驅動帶輪向所述從動帶輪傳遞動力的帶;帶殼體,其從軸向與所述驅動帶輪以及所述從動帶輪相向,至少在與所述驅動帶輪以及所述從動帶輪中的一方之間形成對伴隨著該一方的旋轉而繞對應的旋轉軸線生成的氣流進行引導的流路空間;帶罩,其結合于所述帶殼體,劃分出收納所述驅動帶輪、所述從動帶輪以及所述帶的帶室;在所述流路空間中,具備從所述帶殼體的壁面隆起并沿與所述氣流的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突起部。
根據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結構的基礎上,所述突起部沿將所述第一旋轉軸線以及所述第二旋轉軸線連結的虛擬平面在長度方向上延伸。
根據第三方面,在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的結構的基礎上,所述突起部具有從所述壁面以超過90度的角度立起的立起部。
根據第四方面,在第一~第三方面中的任一結構的基礎上,所述突起部延伸至所述流路空間的外緣。
根據第五方面,在第一~第四方面中的任一結構的基礎上,所述突起部形成比壁面的區域厚的壁厚的肋。
根據第六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結構的基礎上,在所述帶殼體形成從所述突起部連續地繞所述第一旋轉軸線或者所述第二旋轉軸線延伸的環狀肋。
根據第七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結構的基礎上,所述環狀肋以超過90度的角度連接于所述突起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34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