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砂芯在金屬模具的固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62509.4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362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明(設計)人: | 黃志偉;宋權;陳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犍為恒益鋁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22 | 分類號: | B22C9/22;B22C9/10;B22C9/0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強大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冉劍俠 |
| 地址: | 6144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 模具 固定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模具安裝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砂芯在金屬模具的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將砂芯的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第四定位柱和第五定位柱分別伸入到左模上的第一定位腔、左定位孔、第三定位腔、第四定位腔和第五定位腔;步驟二,將砂芯第二主體的開口端伸入到右模上的右定位孔中;步驟三,合攏左模和右模,調整砂芯在塑型腔中的位置,使砂芯的冒口端與塑型腔的頂端限位口同軸;步驟四,固定砂芯。本發明有效解決了通用模具的砂芯固定方法無法滿足轉向殼體鑄造成型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模具安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砂芯在金屬模具的固定方法。
背景技術
砂芯是型芯的一種,用砂子在模具的加工下成型,使砂芯具有一定的形狀結構。在使用時,通過砂芯與金屬模具的配合使用,能夠用來形成供鑄件成型的塑型腔。在產品鑄造時,只需要將熔化的金屬液體澆注到塑型腔中,即可完成產品的鑄造成型。
然而,每種砂芯都是針對特定產品進行專門設計的,很少有能夠通用的砂芯。現在有這樣一個用來進行動力轉向傳輸的導向殼體,殼體內需要在豎直和水平兩個方向上各自連接一個轉動軸,并在殼體內需要幫助完成兩個轉動軸的動力傳輸。目前這種導向殼體,無法在國內完成生產加工,也沒有針對該種導向殼體進行生產加工的砂芯和金屬模具,為此,不僅需要完成對砂芯和金屬模具的研究,還需要完成對砂芯和金屬模具固定方法的研究,因為只有砂芯在金屬模具中精準固定,才能保證砂芯和金屬模具共同形成的塑型腔具有精確形狀結構,才能保證通過塑型腔澆筑成型的鑄件,能夠成為合格的轉向殼體。然而,現有的砂芯和金屬模具的固定方法,無法滿足轉向殼體的加工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砂芯在金屬模具的固定方法,用來解決通用模具的砂芯固定方法無法滿足轉向殼體鑄造成型的問題。
本發明的一種砂芯在金屬模具的固定方法,砂芯具有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第四定位柱和第五定位柱;砂芯包括第一主體和第二主體;第二主體具有開口端;第一主體的頂端為冒口端;金屬模具包括左模和右模;左模的右側上設有左塑型腔,右模的左側上設有右塑型腔;當左模和右模在合攏的時候,左塑型腔和右塑型腔形成塑型腔,塑型腔的頂端形成頂端限位口;左模上對應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第四定位柱和第五定位柱設有第一定位腔、左定位孔、第三定位腔、第四定位腔和第五定位腔;右模上對應第二主體的開口端設有右定位孔;將砂芯固定到金屬模具上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砂芯的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第四定位柱和第五定位柱分別伸入到左模上的第一定位腔、左定位孔、第三定位腔、第四定位腔和第五定位腔;
步驟二,將砂芯第二主體的開口端伸入到右模上的右定位孔中;
步驟三,合攏左模和右模,調整砂芯在塑型腔中的位置,使砂芯的冒口端與塑型腔的頂端限位口同軸;
步驟四,固定砂芯。
名詞解釋:
冒口:是指為避免鑄件出現缺陷而附加在鑄件上方或側面的補充部分,即指半成品超出鑄型的部分,一般在半成品的兩端。
本方法的優點在于:
本方法滿足這樣結構的砂芯和金屬模具的定位固定,通過砂芯能夠幫助產品殼體的內壁成型,通過塑型腔能夠幫助產品殼體的外壁成型,通過砂芯和塑型腔能夠完成對整個產品殼體的澆注成型。
在固定砂芯的時候,先將砂芯通過五個定位柱定位在左模上,而通過左模和右模的合模,能夠通過比對頂端限位口和冒口端的相對位置來進一步調節砂芯在塑型腔中的位置,使砂芯和塑型腔一起形成的塑性空間更加精確,以便于生產出更加精確的產品殼體。在調整好砂芯位置后,固定砂芯,避免在開模合模過程中影響砂芯的位置。
本發明有效解決了通用模具的砂芯固定方法無法滿足轉向殼體鑄造成型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犍為恒益鋁業有限公司,未經四川省犍為恒益鋁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250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