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砂芯在金屬模具的固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62509.4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362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明(設計)人: | 黃志偉;宋權;陳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犍為恒益鋁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22 | 分類號: | B22C9/22;B22C9/10;B22C9/0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強大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冉劍俠 |
| 地址: | 6144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 模具 固定 方法 | ||
1.砂芯在金屬模具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砂芯具有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第四定位柱和第五定位柱;砂芯包括第一主體和第二主體;第二主體具有開口端;第一主體的頂端為冒口端;金屬模具包括左模和右模;左模的右側上設有左塑型腔,右模的左側上設有右塑型腔;當左模和右模在合攏的時候,左塑型腔和右塑型腔形成塑型腔,塑型腔的頂端形成頂端限位口;左模上對應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第四定位柱和第五定位柱設有第一定位腔、左定位孔、第三定位腔、第四定位腔和第五定位腔;右模上對應第二主體的開口端設有右定位孔;第一定位柱的安裝位置為距離第一主體頂端的距離占整個第一主體長度的三分之一處;第二定位柱向外伸出的方向與第一定位柱相同,第二定位柱的長度為第一定位柱長度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間;將砂芯固定到金屬模具上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砂芯的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第四定位柱和第五定位柱分別伸入到左模上的第一定位腔、左定位孔、第三定位腔、第四定位腔和第五定位腔;
步驟二,將砂芯第二主體的開口端伸入到右模上的右定位孔中;
步驟三,合攏左模和右模,調整砂芯在塑型腔中的位置,使砂芯的冒口端與塑型腔的頂端限位口同軸;
步驟四,固定砂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砂芯在金屬模具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一中,先將第三定位柱伸進第三定位腔中;然后將第四定位柱和第五定位柱分別與第四定位腔和第五定位腔對齊后,將第二定位柱伸進到左定位孔中;最后將第四定位柱和第五定位柱分別伸進第四定位腔和第五定位腔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砂芯在金屬模具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定位腔的深度大于第三定位柱的長度;在步驟一中,當第三定位柱伸進第三定位腔時,先將第三定位柱全部伸進第三定位腔中,在第二定位柱對準左定位孔的時候再通過拔出部分第三定位柱調節第二定位柱與左定位孔的相對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砂芯在金屬模具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先使砂芯的冒口端頂面與左模和右模頂面均處在水平面上,然后通過水平移動來調節砂芯在塑型腔中的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砂芯在金屬模具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四中,將砂芯固定在左模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砂芯在金屬模具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左模的外側上對應第一定位腔、左定位孔和第三定位腔的周向位置上分別設有貫穿的螺紋孔;在步驟四中,通過穿過螺紋孔的螺釘分別將伸進第一定位腔的第一定位柱、伸進左定位孔的第二定位柱和伸進第三定位腔的第三定位柱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砂芯在金屬模具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定位腔、左定位孔和第三定位腔的周向上分別設置有至少三個處于同一圓周的螺紋孔。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砂芯在金屬模具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四定位腔和第五定位腔的周向位置上分別設置有從左模外側貫穿的螺紋孔,通過伸進螺紋孔中的螺釘分別固定第四定位柱和第五定位柱。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砂芯在金屬模具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先固定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再固定第四定位柱和第五定位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犍為恒益鋁業有限公司,未經四川省犍為恒益鋁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250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