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橋梁路面損傷的修復檢測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62337.0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747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2 |
| 發明(設計)人: | 楊迪;張宇峰;承宇;彭家意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23/00 | 分類號: | E01C23/00;E01C23/01;E01C23/0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17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橋梁 路面 損傷 修復 檢測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橋梁路面損傷的修復檢測設備,包括車體、龍門架、定位架、灌注機構以及檢測機構,所述車體的內部安裝有觸摸屏,所述車體的左端焊接有龍門架,且龍門架中部的上下兩側分別固定有橫板、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安裝有滾珠絲桿,所述滾珠絲桿上套裝有絲桿副,所述定位架的左上側安裝有主控器,所述定位架底端的前后兩側皆焊接有托架,且托架的頂端從右到左依次固定有灌注機構和檢測機構。該橋梁路面損傷的修復檢測設備,不僅具有同步升降并輔助支撐的功能,提高了修復檢測設備的環境適用性,而且能夠自動調節修復厚度,改善了修復質量并減少了工時和損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橋梁路面養護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橋梁路面損傷的修復檢測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的橋梁路面多采用混凝土、瀝青混合鋪設,具有平整、防水、經久耐用等優點,但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囿于氣候條件、交通量、車輛類型等因素的影響,往往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傷,如局部剝蝕、裂縫甚至塌陷。
為了確保行車安全并延長橋梁路面的使用壽命,需要損傷的橋梁路面及時修復,但現有的修復檢測設備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有以下幾點:
1、常規的修復流程包括開槽、預清理、檢測、灌注、維護等,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已將部分流程自動化并集成到一個車體上,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橋梁路面狀況多變,還需要及時調節修復裝置的水平高度并確保支撐穩定;
2、現有的修復作業中,由于修復裝置中缺乏角度可調的刮平機構,仍然需要人工校驗、修正砂漿面的平整度,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漿料損耗較大。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橋梁路面損傷的修復檢測設備,具備環境適用性強、修復質量好并降低工時及損耗等優點,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橋梁路面損傷的修復檢測設備,包括車體、龍門架、定位架、灌注機構以及檢測機構,所述車體的內部安裝有觸摸屏,所述車體的左端焊接有龍門架,且龍門架中部的上下兩側分別固定有橫板、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安裝有滾珠絲桿,且滾珠絲桿的頂端與橫板的底端轉動連接,所述滾珠絲桿上套裝有絲桿副,且絲桿副的左端延伸至龍門架的左側并固定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左上側安裝有主控器,所述定位架底端的前后兩側皆焊接有托架,且托架的頂端從右到左依次固定有灌注機構和檢測機構。
優選的,所述橫板底端的前后兩側皆安裝有導軌,且導軌的底端皆與龍門架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絲桿副的前后兩外側壁上皆連接有直線軸承,且直線軸承皆套裝在對應的導軌上并構成限位結構。
優選的,所述灌注機構的內部包含有漿料筒、攪拌器、加熱器以及增壓泵。
優選的,所述檢測機構的內部包含有距離感應器、紅外測距傳感器以及紅外攝像器。
優選的,所述托架皆呈L型結構。
優選的,所述托架之間的左側通過橫擔相互焊連,且橫擔底端的前后兩側皆固定有伸縮桿,并且伸縮桿的底端皆安裝有萬向輪,所述伸縮桿的外側皆環繞有彈簧,且彈簧的上下兩端分別與橫擔、萬向輪彈性抵觸并構成緩沖結構。
優選的,所述托架位置處的定位架左側壁上皆固定有氣缸,且氣缸的輸出端皆通過螺母連接有彈性軸,所述彈性軸的底端皆通過螺母連接有活動桿,且活動桿的左端皆與對應的托架底端相互鉸接。
優選的,所述活動桿的右端皆與刮板相互卡接,且卡接位置處皆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并且刮板皆呈弧型結構。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橋梁路面損傷的修復檢測設備,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23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子鎖
- 下一篇:一種快速收斂的慣性測量單元安裝姿態估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