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人臉識別與數據庫的服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61862.0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755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次恩;錢智坤;王鵬輝;王娟;臧晶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50/10 | 分類號: | G06Q50/10;G06K9/00;G06F16/21;G06F16/2457;G06F16/9535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顧勇華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識別 數據庫 服務 方法 | ||
1.一種基于人臉識別與數據庫的服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服務系統包括人臉采集系統、本地服務器、云端數據庫和智能終端四個模塊;其中,云端數據庫與本地服務器相互通信,本地服務器分別與人臉采集系統和智能終端相互通信,服務方法的操作步驟如下:
1)人臉采集系統包括采集人臉信息,并將所述信息發送給本地服務器;執行本地服務器的指令;
2)本地服務器包括接收所述信息,對信息進行人臉識別算法處理,返回特征向量,并將該特征向量發送到云端數據庫進行檢索;響應智能終端對云端數據庫的檢索和更新的請求,并上傳至云端服務器;響應智能終端對人臉采集系統的操作請求,并對該系統發送指令;接收從云端數據庫下載的相應數據;建立臨時數據庫;
3)云端數據庫根據本地服務器上傳的請求,對數據庫進行檢索和更新操作,再將相應的數據返回給本地服務器。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人臉識別與數據庫的服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人臉采集系統采用多點采集方式:其中,人臉信息采集設備為一到多個不等,分布位置不限定,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該方式可全方位多角度地采集人臉信息,使整個環境處于立體式的布局之下,不僅可避免無法采集到處于視野死角的對象信息,而且還可更加精準的提高采集的準確度。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人臉識別與數據庫的服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本地服務器用來進行對人臉數據進行處理。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人臉識別與數據庫的服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智能終端包括移動通信終端與非移動通信終端;移動通信終端包括顧客手機和服務人員手持Pad;非移動通信終端包括收銀臺結賬電腦。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人臉識別與數據庫的服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云端數據庫包括顧客的身份信息、人臉信息和歷史消費記錄;
所述身份信息包括顧客的的姓氏、會員級別、姓名、電話號碼、年齡、性別、付費類移動端應用軟件賬號中的一項或多項內容;
所述人臉信息包括顧客的人臉特征值;
所述歷史消費記錄包括顧客的消費時間、消費地點、消費產品、消費金額、消費次數中的一項或多項內容。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基于人臉識別與數據庫的服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費次數用于判定顧客是新顧客、老顧客還是會員,從而針對性地給予顧客更優質的服務。
7.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基于人臉識別與數據庫的服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費時間、消費地點和消費產品用于獲取顧客的喜好信息,從而更好地滿足顧客的要求,同時可根據數據庫已有的信息準確向顧客推送相關的喜好信息。
8.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基于人臉識別與數據庫的服務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務人員根據所述顧客的姓名,對來訪的顧客打招呼,使服務更加人性化。
9.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人臉識別與數據庫的服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數據庫分別與多個本地服務器相互通信,每個本地服務器又與其本地所在的人臉采集系統和智能終端相連接,多個本地服務器可以共享云端數據庫的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186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光纖鏈路通道監控系統
- 下一篇:一種智能天網人群鎖定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