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硫化氫油井伴生氣霧浴螯合處理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61218.3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545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沛華;冀忠倫;張璇;張海玲;趙敏;楊琴;朱妍;邱奇;師明霞;楊丹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L3/10 | 分類號: | C10L3/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張馳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硫化氫 油井 伴生 氣霧浴螯合 處理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含硫化氫油井伴生氣霧浴螯合處理裝置及方法,至少包括本體、氣相入口、液相入口、氣相出口、霧浴螯合腔、高壓液柱腔、擾流檔板、噴霧頭、導流隔板、排液漏斗和液相出口;所述的本體為套筒狀,內筒為高壓液柱腔,外筒為霧浴螯合腔,所述的氣相入口和氣相出口設在霧浴螯合腔頂部,所述的液相入口設在高壓液柱腔頂部,所述的霧浴螯合腔下端與排液漏斗連接,排液漏斗下端與液相出口連接,所述的導流隔板設在霧浴螯合腔與高壓液柱腔之間,所述的霧浴螯合腔內壁及高壓液柱腔外壁上均設有多個擾流檔板。本發明解決了分散油井低氣量含硫伴生氣集中收集難度大,直接放空燃燒易造成大氣污染和周邊人員中毒的難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油井硫化氫防治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含硫化氫油井伴生氣霧浴螯合處理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油田場站分散、伴生氣氣量小不易收集,生產現場往往采取放空燃燒的方式處理含硫伴生氣,不僅造成屬地伴生氣資源浪費,也會產生大氣污染,隨著國家和地方政府環保要求越來越嚴,含硫伴生氣不允許放空排放,集中收集配套成本高,采取油氣混輸是一種經濟性較高的選擇,但是由于硫化氫極易造成集輸管線和下游處理設備硫化氫應力腐蝕開裂,嚴重的降低了設備設施使用壽命,同時由于油氣集輸過程中無組織釋放點多,伴生氣無規則釋放后易造成人員中毒。
國內外常用的硫化氫脫除裝置主要用于氣田含硫天然氣凈化處理,無論濕法脫硫還是干法脫硫,要求天然氣氣量大,能夠滿足脫硫塔連續性工作要求,最終硫化氫轉化成單質硫回收。傳統脫硫塔處理裝置流程復雜、投資大,而低含硫油田伴生氣氣量小,集中收集性價比不高,硫化氫濃度低,介于50ppm~1000ppm之間,難以滿足脫硫塔連續性工作要求,且脫硫產物單質硫易沉積,存在自燃風險。因此,必須提出一套含硫化氫油井伴生氣處理裝置和控制方法非常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分散油井低氣量含硫伴生氣集中收集難度大、放空燃燒易造成大氣污染和周邊人員中毒的難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含硫化氫油井伴生氣霧浴螯合處理裝置及方法,確保含硫油井油氣混輸及處理時設備設施不發生硫化氫應力腐蝕開裂。本發明不再受天然氣氣量大、連續性運行條件的限制,霧浴螯合處理后的伴生氣通過定壓排氣匯入集輸管線,在油氣密閉混輸時降低了集輸管線硫化氫應力腐蝕開裂和下游無組織釋放點的人員中毒風險。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含硫化氫油井伴生氣霧浴螯合處理裝置,至少包括本體、氣相入口、液相入口、氣相出口、霧浴螯合腔、高壓液柱腔、擾流檔板、噴霧頭、導流隔板、排液漏斗和液相出口;所述的本體為套筒狀,內筒為高壓液柱腔,外筒為霧浴螯合腔,所述的氣相入口和氣相出口設在霧浴螯合腔頂部,所述的液相入口設在高壓液柱腔頂部,所述的霧浴螯合腔下端與排液漏斗連接,排液漏斗下端與液相出口連接,所述的導流隔板設在霧浴螯合腔與高壓液柱腔之間,所述的霧浴螯合腔內壁及高壓液柱腔外壁上均設有多個擾流檔板,所述的噴霧頭為多個,均勻分布在高壓液柱腔外壁上。
所述的氣相入口上設有定壓輸氣閥,所述的液相入口上設有定壓輸液閥,所述的氣相出口上設有定壓排氣閥;所述的液相出口上設有電動排液閥。
所述的高壓液柱腔底部懸空封閉,距離霧浴螯合腔底部1/4高度。
所述擾流檔板分層均勻交替布置在霧浴螯合腔內側和高壓液柱腔外側。
所述的導流隔板將霧浴螯合腔分隔為左右兩部分,頂部封死、底部相通,所述導流隔板底部距離霧浴螯合腔底部1/4高度,所述的導流隔板與擾流檔板組合形成U型波浪導流通道。
所述的氣相入口設在霧浴螯合腔7頂部一側,所述氣相出口設在霧浴螯合腔頂部另一側。
所述的排液漏斗設在霧浴螯合腔7底部,所述排液漏斗頂部距離霧浴螯合腔底部1/5高度。
一種含硫化氫油井伴生氣霧浴螯合處理方法,具體步驟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121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