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控制以木基染料染色紡織品的染色色深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59984.6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553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1 |
| 發明(設計)人: | 伊松林;何露茜;何正斌;萬倩;肖浩南;唐靈謝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6P3/04 | 分類號: | D06P3/04;D06P1/00;D06P1/34;D06P1/673;C09B6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喻蓉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控制 染料 染色 紡織品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控制以木基染料染色紡織品的染色色深的方法,屬于木制品廢料加工領域,包括將木材加工廢料木皮浸提,制備用于紡織品染色的木基染料,對紡織品進行染色處理,通過控制浸提處理和染色處理工藝,精確控制紡織品染色色深,獲得指定顏色深度的染色紡織品。本發明拓展了樹皮的利用方法,提高紡織品染色性能,而且可以根據用戶染色需要的色深進行精確染色,提高染色效果和染色性能,并且染色后紡織品的色牢度高,不易褪色;本發明方法染色效果好、工藝簡單、成本低廉、便于規模化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品染色的方法,特別涉及一種精確控制紡織品染色性能的方法;屬于木制品廢料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截至2016年,我國的桉樹速生林總面積已達450萬公頃,年產原材量超過3000萬m3,其人工速生林的總面積排世界第三。桉樹作為一類生長速率快、利用價值高、生態及社會效益高的樹種,已成為我國最主要的三大速生造林樹種之一。目前桉樹主要應用于紙漿造紙行業,其用于鋸材加工的部分不足總量的10%。桉樹人工速生林的快速發展為我國的木材工業提供了較為充足的原材料供應,但在桉樹的利用過程里也產生了大量的木材生產剩余物,其剩余物的后期處理不僅提高了木材的加工生產成本,處理不當的話還會對外部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桉樹的樹皮便是其中的一種,樹皮的產量是原木產量的0.13倍,可知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剩余的桉樹樹皮的產量之大。
但桉樹皮纖維韌性大,粉碎困難,在桉木的制漿造紙及人造板制備的實際生產過程中,其存在不僅會造成生產成本的提高,還嚴重影響紙漿、人造板的成品質量,造成產品質量下降。由于以上局限性,現桉樹皮的研究多集中于菌類等植物栽培的生長基質或生物質顆粒燃料,其利用十分受限,實際生產中大部分桉樹皮被用作燃料焚燒或直接丟棄,缺乏高附加值的開發利用。故擴展桉樹皮在加工生產中的利用途徑是有必要的,為解決這個問題,本發明將桉樹皮作為天然染料的來源,利用水溶液提取有色物質進行染色。
天然染料,尤其是來源于植物的染料,是一種對人體基本沒有危害的綠色產品。與合成染料相比,它們與環境相容性好,具有無毒害、低敏性等優點,同時染色原料可再生,它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染色色澤柔和,給人以自然、平和的效果。此外,許多能提取染料的植物也是具有一定治療效果的草藥,除了染色織物,它們還可以使織物獲得一些抗菌、消炎等特殊保健功效。但天然染料從染色有效成分的提取、顏色的調配以及在紡織品的染色應用中均比不上人工合成染料便利,其對織物纖維的親和力低,所得織物的色牢度不佳,常需借助媒染劑促進染色提高色牢度。故在本發明中,除利用桉樹皮染液直接染色外,還使用銅離子作為媒染劑以提高織物部分色牢度性能。
天然染料,尤其是來源于植物的染料,是一種對人體基本沒有危害的綠色產品。與合成染料相比,它們具有無毒害、低敏性等優點,同時染色原料可再生,它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染色色澤柔和,給人以自然、平和的效果。天然染料可直接用于染色絲綢等高檔織物,使其獲得鮮艷的色澤,可以滿足絲綢、羊毛等高檔織物的高質輕薄化、功能多樣化的要求。并且一些天然植物染料還具有抗菌,除臭,防霉,抗炎等特殊功效。
但在植物中的色素含量較小,要從草本植物種獲得足夠的染料,就要大量種植或采摘、砍伐植物,有與糧爭地或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問題,違背了使用天然染料染色以利于生態和環保的初衷。其次,由于染色色相范圍受限,色譜不完整,缺乏準確的染料精制技術以及簡單的染色工藝,且多數天然染料存在染色牢度差、染色后色深難以控制等問題,即使采用多種媒染劑也仍難達到要求,使得其應用受到限制。而木基染料具有色素含量高,提取方法簡單,染色后紡織品染色牢度較高,媒染后效果較好等優點,故將其作為人工合成染料的部分替代或是補充,尤其是將其運用在一些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上具廣闊的使用前景。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林業大學,未經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998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窗框的連接結構
- 下一篇:增強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