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金屬復合制動鼓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56287.5 | 申請日: | 2020-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205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袁偉;王同君;張春龍;高世陽;呂浩民;楊胤燁;陸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浩信昌盛汽車零部件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山東浩信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D65/10 | 分類號: | F16D65/10;B22D19/16 |
| 代理公司: | 濰坊正信致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賈寶娟 |
| 地址: | 261307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金屬 復合 制動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雙金屬復合制動鼓,包括不可拆分連接的外殼和鑄鐵內襯,所述外殼上形成有第一波浪形結構,所述鑄鐵內襯的外壁面形成有與所述第一波浪形結構相適配的第二波浪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的內壁面上形成有多個周向間隔排布且軸向延伸的凸筋,所述鑄鐵內襯的外壁面上還形成有與多個與所述凸筋相適配的凹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金屬復合制動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的橫截面呈圓弧形結構、方形結構或菱形結構,所述凸筋與所述外殼的連接處設置有過渡圓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金屬復合制動鼓,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凸筋周向等間隔排布。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金屬復合制動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上形成有多個沿軸向交錯排布的環形凸起部和環形凹陷部,所述環形凸起部和所述環形凹陷起配合形成所述第一波浪形結構;
所述第一波浪形結構包括外波浪形壁面和與所述外波浪形壁面相對應的內波浪形壁面,所述第二波浪形結構與所述內波浪形壁面相適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金屬復合制動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由鋼材質制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金屬復合制動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由鋁合金材質制成。
7.一種雙金屬復合制動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造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金屬復合制動鼓,所述雙金屬復合制動鼓制造方法包括:
S1、制作用于形成所述外殼的內壁面的第一砂芯、用于形成所述外殼的外壁面的第二砂芯和第三砂芯;所述第一砂芯包括本砂芯體和分別連接于所述砂芯本體兩端的芯頭,所述砂芯本體上設置有用于形成所述凸筋的凹槽結構,所述第二砂芯、所述第三砂芯的內壁以及所述砂芯本體的外壁分別設置有用于相互配合以形成所述第一波浪形結構的波浪成型結構;
S2、將所述第一砂芯、所述第二砂芯和所述第三砂芯組裝為一體,隨后放置到砂箱中,壓上壓蓋;
S3、進行鋼水澆注,鋼水流進所述第一砂芯與所述第二砂芯、所述第三砂芯之間的空隙,形成外殼毛坯;
S4、隨后將所述外殼毛坯置于臥式離心鑄造機中,并在一定的溫度下離心澆鑄熔化好的鐵水,冷卻后即形成復合鋼和鑄鐵兩種金屬材質的雙金屬復合制動鼓毛坯;
S5、對所述雙金屬復合制動鼓毛坯進行機加工,形成所述雙金屬復合制動鼓。
8.一種雙金屬復合制動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造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金屬復合制動鼓,所述雙金屬復合制動鼓制造方法包括:
S1、將原材料鋼板沖壓成第一圓餅,對所述第一圓餅進行沖壓形成帶中心定位孔的第二圓餅;
S2、將所述第二圓餅放置到旋壓模具的頂部,并利用頂蓋進行壓合定位,所述第二圓餅被壓合定位的部位用于形成安裝平面;利用旋壓設備的旋輪對第二圓餅未被壓合定位的部位進行旋壓,基于所述旋壓模具上的凹槽結構形成帶所述凸筋的第一鋼殼;
S3、利用滾壓成型設備對所述第一鋼殼進行滾壓成型并做收口處理以形成帶所述第一波浪形結構的第二鋼殼;
S4、隨后將所述第二鋼殼置于臥式離心鑄造機中,并在一定的溫度下澆鑄熔化好的鐵水,冷卻后即形成復合鋼和鑄鐵兩種金屬材質的雙金屬復合制動鼓毛坯;
S5、對所述雙金屬復合制動鼓毛坯進行機加工,形成所述雙金屬復合制動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浩信昌盛汽車零部件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山東浩信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浩信昌盛汽車零部件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山東浩信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628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