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密度微間距高導熱超薄銅基線路板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53611.8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466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瑋;羅奇;張飛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3/00 | 分類號: | H05K3/00;H05K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專利事務所 44242 | 代理人: | 于建 | 
| 地址: | 51700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密度 間距 導熱 超薄 基線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密度微間距高導熱超薄銅基線路板的制作方法,涉及超薄電路板制作方法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S1,對貼有保護膜的RCC進行開窗;S2,在銅基分離載板上制作凸臺,并對所述凸臺進行棕化處理,所述凸臺位置與開窗位置對應,所述銅基分離載板包括銅基板及載板,所述凸臺設于所述銅基板;S3,將開窗好的RCC去除保護膜,與所述銅基板壓合,其中,RCC開窗位置不能與凸臺相交;S4,將S3得到的銅基分離載板進行分板,得到載板及貼有RCC的銅基板;S5,將S4得到的銅基板,線路面銅厚減至5?8um,進行線路制作。本發明可制作出成品總板厚<0.4mm;線路層,線寬<50um、線距<30um的高密度微間距高導熱超薄銅基線路板,可以承載更多地電子元件,實現更多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路板制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密度微間距高導熱超薄銅基線路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金屬基印制線路板因其良好的散熱能力(金屬銅的導熱率為400W/m.k),所以金屬基線路板經常應用于大功率、高散熱產品上。隨著電子產品的小型化、多功能化,電子元件也隨之呈現功能集成化、體積小型化,承載電子元件的線路板,線間距縮減至<30um、線寬減小至<50um,并且對線路板的散熱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一般而言,溫度升高電阻阻值下降,降低器件的使用壽命,性能變差,材料老化,元器件損壞;另外高溫還會對材料產生應力變形,可靠性降低,元器件功能失常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背景技術中提到的至少一個問題,提供一種高密度微間距高導熱超薄銅基線路板的制作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密度微間距高導熱超薄銅基線路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S1,對貼有保護膜的RCC進行開窗;
S2,在銅基分離載板上制作凸臺,并對所述凸臺進行棕化處理,所述凸臺位置與開窗位置對應,所述銅基分離載板包括銅基板及載板,所述凸臺設于所述銅基板;
S3,將開窗好的RCC去除保護膜,與所述銅基板壓合,其中,RCC開窗位置不能與凸臺相交;
S4,將S3得到的銅基分離載板進行分板,得到載板及貼有RCC的銅基板;
S5,將S4得到的銅基板,線路面銅厚減至5-8um,進行線路制作。
其進一步地技術方案為,所述步驟S2中,在銅基分離載板上制作凸臺,具體操作包括:
S201,對所述銅基分離載板的銅基板面貼干膜;
S202,曝光、顯影,將凸臺及加強框進行圖像轉移至干膜上,所述加強框設置于銅基板的非有效單元區域;
S203,蝕刻出凸臺及加強框。
其進一步地技術方案為,所述銅基分離載板包括第一銅基板及第二銅基板,所述載板位于第一銅基板及第二銅基板之間。
其進一步地技術方案為,所述步驟S3中,將開窗好的RCC去除保護膜,與所述銅基分離載板的銅基板壓合,具體操作包括:
S301,將RCC去除保護膜,與銅基分離載板上的第一銅基板假貼;
S302,加熱,使RCC與第一銅基板固定后,在第一銅基板的凸臺面貼上耐高溫保護膜;
S303,另取一RCC,去除保護膜后與銅基分離載板上的第二銅基板假貼;
S304,加熱,使RCC與第二銅基板固定;
S305,壓合,去除所述耐高溫保護膜,將溢出RCC銅面的樹脂磨掉。
其進一步地技術方案為,所述S5步驟中,進行線路制作的具體操作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未經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361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