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密度微間距高導熱超薄銅基線路板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53611.8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466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瑋;羅奇;張飛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3/00 | 分類號: | H05K3/00;H05K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專利事務所 44242 | 代理人: | 于建 |
| 地址: | 51700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密度 間距 導熱 超薄 基線 制作方法 | ||
1.一種高密度微間距高導熱超薄銅基線路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對貼有保護膜的RCC進行開窗;
S2,在銅基分離載板上制作凸臺,并對所述凸臺進行棕化處理,所述凸臺位置與開窗位置對應,所述銅基分離載板包括銅基板及載板,所述凸臺設于所述銅基板;
S3,將開窗好的RCC去除保護膜,與所述銅基板壓合,其中,RCC開窗位置不能與凸臺相交;
S4,將S3得到的銅基分離載板進行分板,得到載板及貼有RCC的銅基板;
S5,將S4得到的銅基板,控制線路面銅厚為5-8um,進行線路制作;
所述銅基分離載板包括第一銅基板及第二銅基板,所述載板位于第一銅基板及第二銅基板之間;
所述步驟S2中,在銅基分離載板上制作凸臺,具體操作包括:
S201,對所述銅基分離載板的銅基板面貼干膜;
S202,曝光、顯影,將凸臺及加強框進行圖像轉移至干膜上,所述加強框設置于銅基板的非有效單元區域;
S203,蝕刻出凸臺及加強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微間距高導熱超薄銅基線路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將開窗好的RCC去除保護膜,與所述銅基分離載板的銅基板壓合,具體操作包括:
S301,將RCC去除保護膜,與銅基分離載板上的第一銅基板假貼;
S302,加熱,使RCC與第一銅基板固定后,在第一銅基板的凸臺面貼上耐高溫保護膜;
S303,另取一RCC,去除保護膜后與銅基分離載板上的第二銅基板假貼;
S304,加熱,使RCC與第二銅基板固定;
S305,壓合,去除所述耐高溫保護膜,將溢出RCC銅面的樹脂磨掉。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微間距高導熱超薄銅基線路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驟中,進行線路制作的具體操作包括:
S501,對銅基板去油、酸洗;
S502,對銅基板雙面貼干膜、曝光、顯影;
S503,對需加厚的線路位置進行電鍍加銅;
S504,對電鍍后的線路圖形鍍鎳;
S505,去除干膜,閃蝕底銅至所需線路板厚度;
S506,去除鎳,露出線路圖形,即完成線路制作。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高密度微間距高導熱超薄銅基線路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線路制作步驟完成之后,還包括以下步驟:
防焊?→?鉆孔?→?鑼板?→?測試?→?OSP?→?FQC?→?FQA?→?包裝。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微間距高導熱超薄銅基線路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CC的開窗尺寸比預設尺寸大0.09-0.15m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微間距高導熱超薄銅基線路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CC包括銅箔及導熱介質,所述銅箔為高延電解銅箔。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高密度微間距高導熱超薄銅基線路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介質厚度為50-80um。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微間距高導熱超薄銅基線路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載板厚度為0.1-0.5mm,所述銅基板厚度為0.2-0.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未經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361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