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工瓣膜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53246.0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338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徐冠彪;陳冰冰;周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冠彪;陳冰冰;周玲 |
| 主分類號: | A61F2/24 | 分類號: | A61F2/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夏怡珺 |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工 瓣膜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部件和三個瓣葉(100);
所述支撐部件包括:環形框架(200)和包覆層(300);
所述環形框架(200)為網狀結構,可徑向變形;
所述包覆層(300)設置在所述環形框架(200)的內表面上,所述包覆層(300)上設有百褶結構(320),可徑向變形;
三個所述瓣葉(100)設置于所述支撐部件的內部,每個所述瓣葉(100)上設有多個褶皺部(110),所有的所述褶皺部(110)隨著所述支撐部件的徑向變形而伸縮,每個所述瓣葉(100)的邊緣包括相連接的固定邊緣(101)和自由邊緣(102),所述固定邊緣(101)與所述支撐部件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工瓣膜的瓣膜徑向擴張比為0-100%;瓣膜擴張差值除以初始瓣膜最大直徑后乘以100%等于所述瓣膜徑向擴張比;所述初始瓣膜最大直徑為該人工瓣膜組裝后處于初始狀態的外徑;所述瓣膜擴張差值為擴張后的人工瓣膜的外徑減去初始瓣膜最大直徑的差值;所述人工瓣膜的瓣膜徑向擴張比為0-40%時,所述人工瓣膜能夠實現正常工作功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褶皺部(110)設置于所述瓣葉(100)延伸至所述固定邊緣(101)和所述自由邊緣(102)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瓣葉(100)包括依次連接的固定葉瓣(120)和伸縮葉瓣(130),所有的所述褶皺部(110)延伸至所述伸縮葉瓣(130)的固定邊緣(101)和所述自由邊緣(102)上。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褶皺部(110)延伸至所述瓣葉(100)的自由邊緣(102)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層(300)包括多個依次連接的包覆元件(310);
每個所述包覆元件(310)的整體為能夠折疊成波浪形的百褶結構(320);或者每個所述包覆元件(310)包括依次連接的固定包覆件(311)和伸縮包覆件(312),所述伸縮包覆件(312)上設有能夠折疊成波浪形的百褶結構(32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框架(200)的外表面上設有所述包覆層(300)。
8.采用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框架(200)的網狀結構中設置有菱形網眼,所述的菱形網眼設置兩行以上,所述的菱形網眼的數量由上到下依次增大。
9.一種如權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人工瓣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部件與三個所述瓣葉(100)連接后,所述人工瓣膜完成組裝,所述人工瓣膜的外徑為所述初始瓣膜最大直徑。
10.一種如權利要求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人工瓣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部件與三個所述瓣葉(100)連接后,使用壓握機將所述人工瓣膜進行壓握,壓握后的所述人工瓣膜完成組裝,壓握后的所述人工瓣膜的外徑為所述初始瓣膜最大直徑;
人工瓣膜的瓣葉(100)徑向擴張比為0-40%時,所述人工瓣膜的瓣葉(100)能夠實現正常工作功能;
瓣葉(100)擴張差值除以初始瓣葉(100)邊緣直徑后乘以100%等于所述瓣葉(100)徑向擴張比;
所述初始瓣葉(100)邊緣直徑為所述人工瓣膜完成組裝后,三個所述瓣葉(100)的固定邊緣所圍成的圓形區域的直徑;所述瓣葉(100)擴張差值等于擴張后的三個所述瓣葉(100)的固定邊緣所圍成的圓形區域的直徑減去所述初始瓣葉(100)邊緣直徑的差值;
壓握前后瓣膜邊緣差值除以所述初始瓣葉(100)邊緣直徑的商值乘以100%等于瓣葉(100)壓握收縮比,所述壓握前后瓣膜邊緣差值等于壓握前的三個所述瓣葉(100)的固定邊緣所圍成的圓形區域的直徑減去所述初始瓣葉(100)邊緣直徑;
當所述瓣葉(100)壓握收縮比等于40%時,壓握后的所述瓣葉(100)上形成所述褶皺部(110);
當所述瓣葉(100)壓握收縮比小于40%時,壓握后的所述瓣葉(100)上形成所述褶皺部(110),且每個所述瓣葉(100)的固定邊緣(101)上設有打褶部(14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冠彪;陳冰冰;周玲,未經徐冠彪;陳冰冰;周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324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