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重組納豆芽孢桿菌提高維生素K2 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51111.0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4904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廣華;劉云;陳立軍;阮月敏;區文彩;陸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寶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5/67 | 分類號: | C12N15/67;C12N15/75;C12P7/66;C12R1/07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127 | 代理人: | 吳瑋 |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重組 豆芽 桿菌 提高 維生素 base sub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重組納豆芽孢桿菌提高維生素Ksubgt;2/subgt;產量的方法,通過組成型啟動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遺傳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利用重組納豆芽孢桿菌提高維生素K2產量的方法。
背景技術
維生素K2,是維生素K的活性體之一,是由一個甲基萘醌母環和n個異戊二烯側鏈連接而成的一類重要的脂溶性維生素,作為γ-谷氨酸羧化酶的輔因子,具有半衰期長,生物利用度好的特點。在抗動脈鈣化及骨關節炎,抗腫瘤,抗氧化、延緩衰老、美膚養顏,治療肝炎,調整消化道,緩解平滑肌痙攣,治療和預防骨質疏松癥,預防肝硬化進展為肝癌,治療維生素K2缺乏性出血癥,利尿、強肝解毒,降低血壓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由于七烯甲萘醌對人體具有更好的親和性和更長的半衰期,得到人們更多的關注。
維生素K是一系列化合物的總稱,其核心結構是2-甲基-1,4-甲萘醌環,但是側鏈結構的長度和飽和度有所不同。在納豆芽孢桿菌中,分支酸可以在mqn基因簇的作用下形成骨架結構甲萘醌,mqn基因簇主要包括mqnF,mqnD,ytxM,mqnC,mqnE,mqnB,yuxO?7個酶。然后在1,4-二羥基-2-萘甲酸七戊烯基轉移酶(mqnA)的作用下生成去甲基甲萘醌-7,最后在甲萘醌甲基轉移酶(mqnH)的作用下生成七烯甲萘醌。在自然界中合成核心結構主要包括兩種方式,一種是mqn基因簇,另一種是存在于少量細菌比如天藍色鏈霉菌(Streptomycescoelicolor)中的mqn基因簇。在Mqn基因簇中,主要包括mqna,mqnB,mqnC,mqnD四個基因。前體分支酸在Mqn基因簇的作用下能夠合成前體1,4-二甲基-萘甲酸,相較于mqn基因簇具有催化步驟小,減少中間代謝物消耗等優點。
納豆芽孢桿菌(Bacillus?subtilis)常被用在維生素K2的生產中,其產品被FDA認證為“generally?regarded?as?safe”(GRAS)安全級別。因此,運用代謝工程手段構建重組納豆芽孢桿菌是高效合成維生素K2的有效途徑。然而,維生素K2的合成途徑十分復雜,且納豆芽孢桿菌合成維生素K2的代謝流通量不足,將嚴重影響維生素K2的合成。如何調整納豆芽孢桿菌代謝流供給,增加維生素K2的合成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重組納豆芽孢桿菌提高維生素K2產量的方法,以納豆芽孢桿菌(Bacillus?subtilis?natto)為出發菌株,利用P43啟動子在納豆芽孢桿菌的基因組上異源表達氟他洛辛合成酶基因mqnA和去氧黃嘌呤氟他洛辛合成酶基因mqnB;利用Phbs啟動子在染色體上表達O-琥珀酰苯甲酸-CoA連接酶基因mqnC和1,4-二羥基-6-萘甲酸合酶mqnD,構建得到4株重組菌NA1~NA4,其中NA3~NA4使得維生素K2的產量得到了顯著提高,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寶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西寶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111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信息處理裝置、信息處理方法和程序
- 下一篇:車輛用座椅的乘客保護構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