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縫紉機自動換梭裝置及其換梭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48002.3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1876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章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中縫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5B59/04 | 分類號: | D05B59/04;D05B59/02;D05B57/26;D05B69/10;D05B19/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鄧蕓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綿***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縫紉機 自動 裝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種縫紉機自動換梭裝置,包括梭芯盤(1)以及送梭機構,梭芯盤(1)能夠放置裝有梭芯(17)的梭殼(10),梭芯盤(1)在步進電機或者伺服電機驅動下轉動,送梭機構能夠將梭芯盤(1)上裝有梭芯(17)的梭殼(10)與縫紉機上裝有梭芯(17)的梭殼(10)進行更換,其特征在于,所述梭芯(17)的突緣上設置有貫穿梭芯(17)的縫線檢測孔,所述送梭機構包括梭芯抓取機構以及縫線檢測裝置,梭芯抓取機構包括轉盤(6)、驅動轉盤(6)轉動的馬達二(9)、固定設置在轉盤(6)上的線性導軌(8)、能夠在線性導軌(8)上來回滑動的滑塊(7)、驅動滑塊(7)在線性導軌(8)上滑動的氣缸一(12)、固定設置在滑塊(7)上且能夠抓取縫紉機以及梭芯盤(1)上的梭殼(10)和或者梭芯(17)的抓取機構,馬達二(9)為伺服電機或者步進電機,抓取機構上設置有能夠檢測梭芯(17)上縫線剩余量的激光傳感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自動換梭裝置,其特征在于,梭芯盤(1)設置有兩個,兩個梭芯盤(1)相對于送梭機構對稱,每個梭芯盤(1)上均設置有多個裝有梭芯(17)的梭殼(10),多個梭殼(10)圍繞梭芯盤(1)回轉中心均勻分布,其中一個梭芯盤(1)由馬達一(5)驅動,另一個梭芯盤(1)由馬達三(11)驅動,馬達一(5)和馬達三(11)均為伺服電機或者步進電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自動換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機構包括固定設置在滑塊(7)上并且能夠容納梭殼(10)的容梭器(14)、能夠拉開梭殼(10)的梭門的卡爪(13)以及能夠驅動卡爪(13)運動的氣缸二(1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縫紉機自動換梭裝置,其特征在于,卡爪(13)包括橫塊、豎立在橫塊上的豎塊以及固定設在豎塊上的卡塊,橫塊中部與滑塊(7)鉸接,橫塊的一端與氣缸二(16)的活塞桿鉸接,豎塊設置在橫塊的另一端,豎塊一端與橫塊連接,豎塊的另一端與卡塊固定連接。
5.一種縫紉機自動換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縫紉機自動換梭裝置安裝在縫紉機上的梭殼正前方;
S2.檢測縫紉機的梭芯(17)上的底線余量;
S3.當檢測到梭芯(17)上的底線余量不足后,在當前剪線點處停止縫紉機;
S4.待縫紉機停穩之后抓取縫紉機上的梭殼(10)及其梭芯(17);
S5.將在縫紉機上抓取的梭殼(10)及其梭芯(17)放置在能夠存放梭殼(10)及其梭芯(17)的梭芯盤(1)上;
S6.抓取梭芯盤(1)上的備用梭殼(10)及其梭芯(17);
S7.將抓取的備用梭殼(10)及其梭芯(17)安裝在縫紉機的旋梭內;
S8.備用梭殼(10)及其梭芯(17)安裝完成后,將抓取的梭殼(10)及其梭芯(17)的裝置復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縫紉機自動換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梭芯(17)底線余量檢測方法為:在抓取梭殼(10)的機構上固定設置激光傳感器,讓激光傳感器發射出的激光能夠通過梭殼(10)上的空位,讓激光傳感器對準梭芯(17)的突緣上貫穿梭芯(17)的縫線檢測孔,如果梭芯(17)上的縫線剩余量充足,激光傳感器會收到持續的返射光,如果梭芯(17)上的縫線剩余量達到了換梭余量,激光傳感器會收到間斷的返射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中縫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中縫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800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木材加工用智能化切削裝置
- 下一篇:一種EC風機抽風閉式橫流冷卻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