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工程車輛的行走液壓系統及工程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41424.8 | 申請日: | 2020-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887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卿麗純;郭方云;李紅術;徐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雙達機電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1/08 | 分類號: | F15B1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任曉;張穎玲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沙市天***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工程 車輛 行走 液壓 系統 | ||
本申請公開了工程車輛的行走液壓系統及工程車輛,包括第一主泵、徑向柱塞馬達、換向閥、第一油路、第二油路、控制油路以及第二液控部;徑向柱塞馬達包括第七工作油口、第八工作油口以及設置于徑向柱塞馬達的外殼上的通孔;換向閥能夠選擇性地將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的其中之一與第七工作油口連通,將其中另一與第八工作油口連通;第一主泵選擇性為第一油路或第二油路供油;第二液控部能夠選擇性地對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泄壓;控制油路與通孔連通,以選擇性地向徑向柱塞馬達的外殼內供油。本申請的工程車輛的行走液壓系統及工程車輛,適于高速以及長距離牽引。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液壓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工程車輛的行走液壓系統及工程車輛。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液壓馬達是液壓系統的一種執行元件,將液壓泵提供的液體壓力能轉變為其輸出軸的機械能(轉矩和轉速);其中,以徑向柱塞馬達為代表的液壓馬達由于具有良好的反向特性且轉矩大,廣泛應用于飛機牽引車、除冰車、叉車或者裝載機等采用靜液壓傳動系統的工程車輛上。
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徑向柱塞馬達的轉速低,當工程車輛在場地內長距離轉移時往往需要花費較長時間,影響工作效率;為了節省時間,操作人員通常采用牽引裝置牽引工程車輛。此外,當工程車輛的動力系統出現故障,徑向柱塞馬達無法繼續提供行駛動力時,操作人員也會采用牽引裝置牽引工程車輛到指定地區進行維護維修。
當由外部牽引工程車輛進行移動時,會存在吸空、發熱等現象而損壞徑向柱塞馬達,導致該工程車輛無法進行實現高速、長距離牽引。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實施例期望提供一種工程車輛的行走液壓系統及工程車輛,以解決高速以及長距離牽引狀態下的敲缸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工程車輛的行走液壓系統,包括第一主泵、徑向柱塞馬達、換向閥、第一油路、第二油路、控制油路以及第二液控部;所述徑向柱塞馬達包括第七工作油口、第八工作油口以及設置于所述徑向柱塞馬達的外殼上的通孔;所述換向閥能夠選擇性地將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的其中之一與所述第七工作油口連通,將其中另一與所述第八工作油口連通;所述第一主泵選擇性為所述第一油路或所述第二油路供油;所述第二液控部能夠選擇性地對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泄壓;所述控制油路與所述通孔連通,以選擇性地向所述徑向柱塞馬達的外殼內供油;所述工程車輛包括行駛狀態和牽引狀態;當所述工程車輛處于行駛狀態,所述控制油路回油,所述第一主泵驅動所述徑向柱塞馬達正轉或反轉;當所述工程車輛處于牽引狀態,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通過所述第二液控部泄壓,所述徑向柱塞馬達被動轉動,所述控制油路向所述徑向柱塞馬達的外殼內供油以使得所述徑向柱塞馬達的柱塞與所述外殼的內壁分離。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主泵為閉式泵;所述第一主泵的第一油口連通所述第一油路,所述第一主泵的第二油口連通所述第二油路;所述第一主泵、所述徑向柱塞馬達、所述換向閥、所述第一油路以及所述第二油路形成閉式液壓系統。
進一步地,所述行走液壓系統包括第一液控部、第二主泵以及第三油路;所述第二主泵與所述第一液控部通過所述第三油路連通,所述控制油路通過所述第一液控部連通所述第三油路;當所述工程車輛處于行駛狀態:所述控制油路泄壓;當所述工程車輛處于牽引狀態:所述第一液控部控制所述第三油路向所述控制油路通入壓力油以使得所述徑向柱塞馬達的柱塞與所述外殼的內壁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雙達機電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湖南雙達機電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142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