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障礙出行智能眼鏡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37403.9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037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5 |
| 發明(設計)人: | 駱發堂;劉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卡登米(珠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C11/00 | 分類號: | G02C11/00;H04N5/225;H04W4/3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鄭晨鳴 |
| 地址: | 519100 廣東省珠海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障礙 出行 智能 眼鏡 | ||
本發明涉一種無障礙出行智能眼鏡,包括:智能硬件提供傳感器,無線網絡,大數據的結合,外形網絡模塊,定位模塊,激光雷達模塊,安全傳感器、紅外線測距模塊、錄像攝像頭和骨傳導設備,在通過強大的智能芯片組合就數據傳到云端,大數據比對后,再傳到設備后,在和傳感器的數據通過算法處理后,轉變成音頻信號,通過骨傳導設備可以實現無障礙自由出行。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解決了現有技術收集數據不準確,判斷障礙物距離遠,或者不準確,判斷人與人的距離,爬樓梯的錯誤問題;解決盲人尋路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導盲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無障礙出行智能眼鏡。
背景技術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生理缺陷而喪失了視覺缺陷的或者高度近視的人出行非常不方便,盲人與有視力障礙的人群出行一直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無人引導的情況下不可能獨自出行,因此,出行困難嚴重影響了該類人群的社交和日常生活,市面上常見的導盲設備大部分都只針對于室外的空間,但對于盲人和有視力障礙的人來說在室內的時間跟多,比如在辦公室工作、在室內里學習等。大部分重要且常用的地標都在室內,并且在一些諸如機場、醫院等復雜的建筑物內部,密集分布了很多的關鍵地標,普通人尚且不容易分辨方向,對于盲人和有視力障礙的人來說,行動更加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提供一種無障礙出行智能眼鏡,實現盲人或高度近視人員的導盲。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包括一種無障礙出行智能眼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鏡腿100、第二鏡腿200及鏡框300,所述第一鏡腿100和所述第二鏡腿200分別連接所述鏡框300,所述鏡框300設置有一組鏡片330;所述第一鏡腿100內設置有第一攝像裝置110、第一處理單元120、線路板130、第一骨傳導裝置140及第一供電裝置150,所述第一處理單元分別連接所述第一攝像裝置110、所述線路板130、所述第一骨傳導裝置140及所述第一供電裝置150;所述第二鏡腿200內設置第二攝像裝置210、第二處理單元220第二供電裝置230及第二骨傳導裝置240,所述第二處理單元220分別連接所述第二攝像裝置210、所述第二供電裝置230及所述第二骨傳導裝置240;所述線路板120連接傳感裝置121、通信裝置122、測距裝置123、語音裝置124,所述通信裝置122與遠程服務器400進行無線通信連接。
根據所述的無障礙出行智能眼鏡,其中第一攝像裝置110和所述第二攝像裝置210呈兩端對稱設置。
根據所述的無障礙出行智能眼鏡,其中第一骨傳導裝置140及第二骨傳導裝置240設置于鏡腿內側。
根據所述的無障礙出行智能眼鏡,其中傳感裝置121、所述測距裝置123及所述語音裝置124成對且對稱設置于所述第一鏡腿100內及第二鏡腿200內。
根據所述的無障礙出行智能眼鏡,其中傳感裝置121包括指南針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重力傳感器。
根據所述的無障礙出行智能眼鏡,其中測距裝置123包括激光測距裝置及紅外測距裝置。
根據所述的無障礙出行智能眼鏡,其中語音裝置124包括語音提示裝置及語音接收裝置。
根據所述的無障礙出行智能眼鏡,其中鏡片330設置為太陽能薄膜充電模塊331,所述太陽能薄膜充電模塊331連接所述第一供電裝置150及所述第二供電裝置230。
根據所述的無障礙出行智能眼鏡,其中第二鏡腿200還設置有充電接口250,所述充電口250分別連接所述第一供電裝置150及所述第二供電裝置230。
根據所述的無障礙出行智能眼鏡,其中第一攝像裝置110和所述第二攝像裝置21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解決了現有收集數據不準確,判斷障礙物距離不準確,判斷人或移動物的距離不準確的技術問題,實現盲人或高度近視人員的自由出行。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卡登米(珠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卡登米(珠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740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集成無線發射和接收的移動充電寶電路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