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落水后的逃生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31540.1 | 申請日: | 2020-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864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周正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正達 |
| 主分類號: | B60R21/02 | 分類號: | B60R21/02;B63C9/08;A62B7/00;A62B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00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落水 逃生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汽車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汽車落水后的逃生裝置,包括氣囊,所述氣囊的外表面設有進氣管,所述進氣管上固定安裝有控制閥,所述氣囊平衡姿態的最高點固定安裝有壓力感應閥。該汽車落水后的逃生裝置,在錯失第一個逃生時機后,難以打開汽車門窗時,通過始終位于水面上的壓力感應閥進行呼吸,在等待車內灌滿水的時候可以保持為任何姿勢,進一步地,在等待開門時機時,可以隨時試探門是否能打開,不需要來回下潛試探,心態相對從容,同時,利用氣囊內儲存的空氣可以有效延長遇難人員在水下的時間,提高逃生的幾率,若車內人員不會游泳,利用氣囊浮在水面上,并通過呼吸管直接在水下呼吸,延長其在水下存活時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汽車落水后的逃生裝置。
背景技術
車輛落水是比較容易發生的意外事故,車輛落水后,由于水壓的作用,窗戶和車門都無法打開,通常車輛落水后可以打開車窗的時機有兩個,第一個為水漫過車窗之前,通常只有5到10秒,另一個時機時車輛完全沉沒,駕駛艙將灌滿水后的一段時間,此時車內氧氣稀薄,并且深吸氣后還需要調整姿勢開車門等一系列操作,深吸一口氣的氧氣可能無法支撐遇難者上游到水面,由于車輛落水后,致使相當一部分的落難者無法逃生。
另一方面,發生車輛落水事故意外遇難的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時因為不會游泳而遇難的,而車輛從落水到完全沉沒通常只有幾分鐘,并有時間等待救援,若不會游泳,通常難以逃生。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汽車落水后的逃生裝置的技術方案,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便于攜帶提高逃生幾率的優點,解決了背景技術提出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落水后的逃生裝置,包括氣囊,所述氣囊的外表面設有進氣管,所述進氣管上固定安裝有控制閥,所述氣囊平衡姿態的最高點固定安裝有壓力感應閥,所述壓力感應閥通過連通管連通有呼吸管,所述壓力感應閥受力較大時打開且受力較小時關閉,所述壓力感應閥通過鋼絲和外管固定連接有浮力感應結構,且所述氣囊浮在水面上時,所述浮力感應結構高于水面,所述鋼絲的兩端分別與安裝架和壓力感應閥固定連接,所述壓力感應閥通過安裝架固定安裝在氣囊的上端,所述安裝架為剛性且密度小于水的材質制成,所述氣囊相對于浮力感應結構的另一側設置有配重裝置。
優選的,所述進氣管位于氣囊平衡姿態的最低點,所述進氣管的外側壁通過連通管與壓力感應閥連通,且進氣管和連通管的連接點位于控制閥的下方,所述進氣管的下端連通有呼吸管。
優選的,所述浮力感應結構和浮力感應結構對應的配重裝置均為上端開口的水囊,且所述浮力感應結構對應的配重裝置底部設有配重塊。
優選的,所述安裝架包括圓環形的浮體和三角形支架,所述安裝架的浮體和氣囊的內壁粘連。
優選的,所述壓力感應閥包括安裝管、彈性件、活動封堵塞、連通腔和進氣口,所述安裝管與安裝架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安裝管的內部設有連通腔,所述連通腔的一側通過進氣口連通外部空氣,所述連通腔的另一側連通連通管,所述連通腔的內部設有與連通腔內壁貼合的活動封堵塞,所述活動封堵塞的上端與安裝管之間安裝有彈性件,所述活動封堵塞的上端固定連接有外管,所述浮力感應結構裝滿水時的重力可以拉動活動封堵塞,所述活動封堵塞在自重和彈性件彈力的作用下可以克服活動封堵塞的摩擦力、浮力感應結構重力和浮力的合力,所述安裝管的頂部設有容納外管通過的通孔,所述安裝管上的通孔小于鋼絲的直徑,所述鋼絲的一端緊貼安裝管的上端面。
優選的,所述進氣管可拆除套接有呼吸管。
優選的,所述氣囊的表面涂有救援標識。
本發明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正達,未經周正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154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連續合成鋁醇鹽的工藝
- 下一篇:一種輪胎鋼絲圈卷繞成型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