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機動車輛的后部總成和相關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20002.2 | 申請日: | 2020-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221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7 |
| 發明(設計)人: | X·巴斯萊爾;F·杰霍姆;R·布頓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吉亞汽車工業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5/04 | 分類號: | B60R5/04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張霓 |
| 地址: | 法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動車輛 后部 總成 相關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還涉及后部總成,具有的裝載臂(5)適于在不工作位置、抓取荷載(2)的抓取位置與后備箱(3)中的至少一個卸載位置之間移動,在所述不工作位置,裝載臂(5)的加強件(19)和裝載臂(5)的自由端(17)收起在后備箱(3)中,在所述抓取位置,自由端(17)突出在后備箱(3)之外,在所述至少一個卸載位置,自由端(17)布置在后備箱(3)中,遠離不工作位置,自由端(17)具有適于由使用者操縱以移動裝載臂的至少一個手柄(25)和適于固定荷載(2)的至少一個抓取裝置(27),后部總成(1)具有控制機構(21),允許致動抓取裝置(27)。本發明還涉及機動車輛的后部總成(1)中裝載荷載(2)的裝載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動車輛的后部總成,其具有限定后備箱的兩個側襯里和一個車廂地板。
本發明還涉及上述總成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這種總成尤其用于從車輛外向車輛內裝載荷載,或者從車輛內向車輛外卸載荷載。
DE 196 19 126提出一種機動車輛的后部總成,其具有一個設計成便于機動車輛后備箱進行裝載的裝載裝置。
該裝載裝置具有兩個導軌,兩個導軌沿機動車輛行駛方向,布置在后備箱的側端部。裝載裝置還具有底托,底托適于在這些導軌上在裝載位置和貯存位置之間縱向移動,在裝載位置,底托位于后備箱后部,在貯存位置,底托位于后備箱前部。
當底托處于裝載位置時,使用者可從車輛外將荷載置于底托上,然后,使底托向后備箱前部平移到貯存位置。
這種裝置不完全令人滿意。特別是,搬移荷載很麻煩,當荷載很重、從車輛外向后備箱的底托搬移時,尤其如此。
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機動車輛的后部總成,其易于從車輛外向車輛內或者從車輛內向車輛外搬移荷載。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涉及一種前述的機動車輛的后部總成,其特征在于,裝載臂具有布置在后備箱中在水平平面上不變的位置處的內端、自由端以及連接內端與自由端的加強件,
裝載臂適于在不工作位置、抓取荷載的抓取位置與后備箱中的至少一個卸載位置之間移動,在所述不工作位置,加強件和自由端收起在后備箱中,在所述抓取位置,自由端突出在后備箱之外,在所述至少一個卸載位置,自由端布置在后備箱中,遠離不工作位置,
裝載臂的自由端具有適于由使用者操縱以移動裝載臂的至少一個手柄和適于固定荷載的至少一個抓取裝置,
后部總成具有控制機構,允許致動抓取裝置。
本發明的總成適于借助于裝載臂,使用最小的力量,提升位于車輛外的荷載,使之移動到機動車輛的后備箱內。因此,使用者不必費很大的力,即可裝載機動車輛后備箱。
本發明的總成可單獨地或根據任何技術上可能的組合,具有以下一個或多個特征:
-裝載臂的自由端適于在后備箱的很多點到達卸載位置;
-裝載臂的加強件具有至少兩個一個在另一個中伸縮安裝的部件;
-裝載臂的加強件具有至少一個鉸接件;
-抓取裝置是一個夾具,適于在使用者致動控制機構時進行閉合;
-裝載臂是電動的,用于在不工作位置和/或荷載的抓取位置和/或后備箱中的卸載位置之間移動;
-裝載臂具有平衡抓取裝置抓取的荷載的重量的電動裝置,適于致動以平衡抓取裝置抓取的荷載的重量;以及
-裝載臂具有纜繩,纜繩的一端固定于自由端,抓取裝置安裝在纜繩的另一端,纜繩是電動操縱的,用于在不工作位置與抓取荷載的抓取位置之間豎直移動,在所述不工作位置,纜繩收起在自由端處,在所述抓取位置,纜繩豎直展開,遠離自由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吉亞汽車工業公司,未經佛吉亞汽車工業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000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