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發動機承重梁用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19249.2 | 申請日: | 2020-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142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蔣光陽;馬強強;曾厚旭;薛瓏;朱勇;張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龍創汽車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5/12 | 分類號: | B60K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匯林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94 | 代理人: | 董濤 |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動機 承重 連接 結構 | ||
1.一種發動機承重梁用連接結構,包括與發動機承重梁(1)固定連接的第一連接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2)遠離所述發動機承重梁(1)的一端設有與門檻邊梁(4)固定連接的第二連接部(3),所述第一連接部(2)旁固定連接有與車身A柱(6)固定連接的第三連接部(5),所述第三連接部(5)上以及所述第三連接部(5)與所述第二連接部(3)之間的部位設有圓弧形的加強槽(7),所述加強槽(7)固定連接有圓弧形的覆蓋殼體(8),所述覆蓋殼體(8)的側緣與所述加強槽(7)的周緣固定連接,所述覆蓋殼體(8)與所述第一連接部(2)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連接部(2)與第三連接部(5)之間的部位以及所述覆蓋殼體(8)開設有工藝孔(10);所述覆蓋殼體(8)與所述第一連接部(2)以及所述第三連接部(5)之間形成有密封的第一腔體(15),所述第一腔體(15)從所述第一連接部(2)延伸至第三連接部(5);
所述覆蓋殼體(8)與所述第一連接部(2)以及所述第二連接部(3)之間形成有密封的第二腔體(16),所述第二腔體(16)從所述第一連接部(2)延伸至第二連接部(3);
所述第一腔體(15)與所述第二腔體(16)內均設有非牛頓流體,非牛頓流體不同時充滿所述第一腔體(15)與所述第二腔體(1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承重梁用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2)與所述第三連接部(5)之間的所述工藝孔(10)與車身骨架之間設有第一工藝過孔(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承重梁用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槽(7)內壁設有第二工藝過孔(12),所述第二工藝過孔(12)的一端設在所述覆蓋殼體(8)的所述工藝孔(10)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承重梁用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槽(7)遠離所述第一連接部(2)的側緣開設有第一卡接槽(13),所述覆蓋殼體(8)遠離所述第一連接部(2)的側邊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槽(13)內,并抵接所述第一卡接槽(13)的內壁。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承重梁用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2)與所述第三連接部(5)之間設有第二卡接槽(14),所述第二卡接槽(14)的側壁垂直于車身骨架從所述發動機承重梁(1)向車身前部延伸的骨架,所述覆蓋殼體(8)的邊緣延伸至所述第二卡接槽(14)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承重梁用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體(15)與所述第二腔體(16)之間設置有阻擋非牛頓流體流通的阻擋板(17),所述阻擋板(17)不堵塞連通的所述第一腔體(15)與所述第二腔體(16)。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承重梁用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體(15)與所述第二腔體(16)之間相互靠近的一端連通,連通部位的孔徑小于所述第一腔體(15)內的最小內徑或者所述第二腔體(16)內的最小孔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龍創汽車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龍創汽車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924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攜式紫外殺菌燈具
- 下一篇:一種基于超薄透鏡光源周邊的供電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