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參數飽和汽輪機外緣除濕環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18064.X | 申請日: | 2020-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020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燕飛;曹世裕;張泰然;宋禹林;寧德亮;王冠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01D25/32 | 分類號: | F01D25/32;F01D25/0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 地址: | 150078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參數 飽和 汽輪機 外緣 除濕 | ||
一種低參數飽和汽輪機外緣除濕環,涉及汽輪機技術領域。為解決現有裝置的工作環節是在潮濕的蒸汽中,蒸汽中的水分對會對葉片產生水蝕沖刷作用,同時蒸汽內的雜質比如CI?,SO2+、金屬陽離子等會結合水分對通流部件造成化學腐蝕,減少汽輪機的使用壽命,對汽輪機的安全運行產生影響的問題。一號捕水環和二號捕水環均沿外圓表面設有向外延伸的外沿,一號捕水環套裝在汽輪機內部的下級擋板上,二號捕水環套裝在汽輪機內部的上級擋板上,且一號捕水環的外沿與二號捕水環的外沿之間設有間隙一號捕水環和二號捕水環的外沿端設置在汽缸捕水槽內部。本發明適用于汽輪機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輪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參數飽和汽輪機外緣除濕環。
背景技術
低參數飽和式單缸汽輪機采用飽和蒸汽作為工質,飽和蒸汽在經過透平級作功后濕度迅速下降,蒸汽中的水分對會對葉片產生水蝕沖刷作用,同時蒸汽內的雜質比如CI-,SO2+、金屬陽離子等會結合水分對通流部件造成化學腐蝕,縮短了汽輪機的使用壽命,對汽輪機的安全運行產生不良影響;此外,蒸汽濕度的增加降低了蒸汽的能量品質,會產生額外的濕氣損失。
綜上所述,現有裝置的工作環節是在潮濕的蒸汽中,蒸汽中的水分對會對葉片產生水蝕沖刷作用,同時蒸汽內的雜質比如CI-、SO2+、金屬陽離子等會結合水分對通流部件造成化學腐蝕,減少汽輪機的使用壽命,對汽輪機的安全運行產生影響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裝置的工作環節是在潮濕的蒸汽中,蒸汽中的水分對會對葉片產生水蝕沖刷作用,同時蒸汽內的雜質比如CI-,SO2+、金屬陽離子等會結合水分對通流部件造成化學腐蝕,減少汽輪機的使用壽命,對汽輪機的安全運行產生影響的問題,而提出一種低參數飽和汽輪機外緣除濕環。
本發明的一種低參數飽和汽輪機外緣除濕環,其組成包括一號捕水環、二號捕水環和汽缸捕水槽;
一號捕水環和二號捕水環均沿外圓表面設有向外延伸的外沿,一號捕水環套裝在汽輪機內部的下級擋板上,二號捕水環套裝在汽輪機內部的上級擋板上,且一號捕水環的外沿與二號捕水環的外沿之間設有間隙一號捕水環和二號捕水環的外沿端設置在汽缸捕水槽內部;
進一步的,所述的一號捕水環的外沿與二號捕水環的外沿之間的間隙為2mm~3mm;
進一步的,所述的一號捕水環的外沿最高點與動葉片頂端之間的距離為40mm~100mm;
進一步的,所述的二號捕水環徑向傾斜角α為30°~50°;
進一步的,所述的一號捕水環的外沿與二號捕水環的外沿之間的夾角β為50°~90°;
進一步的,所述的一號捕水環的外沿底端與水平面之間的距離A為10mm~20mm;
進一步的,所述的二號捕水環的外沿底端與水平面之間的距離B為10mm~20mm;
進一步的,所述的二號捕水環的外沿底端與動葉片頂端之間的距離e為2mm~3mm;
進一步的,汽輪機在旋轉時使得濕蒸汽具有一定的圓周速度,濕蒸汽中所含的水滴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將被甩至外緣環所在的位置,通過除濕計算預測水滴的軌跡合理地設置一號捕水環與二號捕水環之間的夾角β,及收縮縫隙和動葉片間的相對位置,使得濕蒸汽內的水滴在離心力作用下通過收縮縫隙排出,最終經汽缸內的捕水槽排出汽缸外,從而實現除濕作用。利用外緣除濕方法有效去除了通流內蒸汽所含的部分水滴,減小了濕氣損失,延長了葉片壽命,提高了機組的經濟性、安全可靠性和維修性。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806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