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漿態床加氫裂化反應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15150.5 | 申請日: | 2020-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508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凱祥;宋智博;李明東;徐松;薛楠;李濟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47/26 | 分類號: | C10G4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大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 地址: | 10010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漿態床 加氫裂化 反應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化工重油(渣油)改質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漿態床加氫裂化反應系統及利用該系統防止油品疏密分層的方法。本發明的漿態床加氫裂化反應系統使漿態床加氫裂化裝置反應器內重液相組分及液相中的固體物質在吹掃介質的輔助下排放至排放分離器內,有效解決了漿態床加氫裂化裝置反應器內重液相組分及液相中的固體物質受到重力影響與輕組分發生的疏密分層沉積在反應器底部的現象,避免了反應器底部結焦;同時還避免了排放設施在熱備狀態下因為高溫、無流動而引起的生焦堵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工重油(渣油)改質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漿態床加氫裂化反應系統及利用該系統防止油品疏密分層的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一直嚴重依賴原油進口,進口重質原油或高硫石油是大勢所趨。而重油所產生的渣油處理是世界難題。目前國內每年渣油加工處理約1-2億噸,采用傳統延遲焦化技術的收率大約60~70%左右;采用高壓沸騰床加氫技術其收率大約60-75%左右。延遲焦化技術在國家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下,可預期的前景黯淡;固定床渣油加氫不僅受制于原料雜質的限制,即使采用最先進的催化劑與工藝流程技術其操作周期無法突破22個月,無法與三年或者四年的檢修周期相匹配。沸騰床渣油加氫由于無法保證產品中瀝青質的穩定性,分餾系統易出現堵塞,進而影響裝置的穩定操作,使轉化率無法逾越75~80%的天花板。
漿態床臨氫熱裂化工藝對所加工原料中雜質的含量幾乎沒有限制,甚至可以加工瀝青和油砂,漿態床加氫裂化工藝由于轉化率高,可以達到90~95%以上,在設備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幾乎無裝置操作周期的限制,無操作初、末期的區別,因而被視為對于劣質重、渣油輕質化的一條比較有效的途徑,也是替代現有焦化裝置,大幅度提高全廠原油加工靈活性和提高全廠輕油收率的重要技術手段。
漿態床加氫裂化反應遵循自由基的反應機理,在氫氣與催化劑的氛圍下,合理控制反應條件可以有效抑制反應結焦。漿態床渣油加氫裂化反應器的進料方式多為下進上出,反應器內根據密度的不同分為鼓泡區與泡沫區,反應正常進行時,鼓泡區內的上下層密度差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當鼓泡區內的上下層密度差呈現增大的趨勢、反應器底部切線以下的密度急劇增加、漿態床反應器軸向溫度分布隨反應器底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時表明漿態床反應器底部有較重的化合物和較大的固體富集,富集程度將隨反應的進行而越發嚴重,必須及時將較重液相與固體排出反應器,以防止反應器底部生焦。而針對上述狀況設計的排放及接收設施不宜過于復雜,需要考慮:1、高壓高溫熱備狀態下設施的安全、成本與維護的問題;2、處于熱備狀態下的排放設施如何防止與反應器相連的管線閥門因介質出現高溫、無流動而引起的生焦堵塞;3、如何規避排放設施投用后殘留在設施內的液體、固雜在高溫、靜止條件下生焦的風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漿態床加氫裂化反應系統及方法,該反應系統不僅解決了漿態床加氫裂化裝置反應器內重液相組分及液相中的固體物質受到重力影響與輕組分發生的疏密分層沉積在反應器底部的現象,有效防止了排放設施在熱備狀態下因高溫、無流動而引起的生焦堵塞的出現;還避免了高壓高溫熱備狀態下由于排放及接收設施設計過于復雜而帶來的安全、成本與維護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漿態床加氫裂化反應系統,該漿態床加氫裂化反應系統包括:漿態床加氫裂化反應器、反應產物分離器、排放管線、吹掃系統以及排放分離器;其中,
所述漿態床加氫裂化反應器頂部與反應產物分離器連接,下部或底部通過排放管線與排放分離器連接;所述反應產物分離器底部通過管線與所述排放分離器連接,所述管線上設置有隔離閥;
所述排放管線上依次設置有減壓閥、排放口以及隔斷閥組;
所述吹掃系統通過吹掃接口與排放管線連通,所述吹掃接口設置在減壓閥上或設置在減壓閥上游的排放管線上。
本發明中,優選地,所述排放管線設置有伴熱管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515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云互聯的方法及設備
- 下一篇:PBX注冊方法、設備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