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型高速客滾船船艏上層建筑構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14128.9 | 申請日: | 2020-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374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孫華偉;孫志遠;孫寒冰;李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B15/00 | 分類號: | B63B15/00;B63B3/4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型 高速 船船 上層建筑 構型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大型高速客滾船船艏上層建筑構型,包括船艏前端面甲板構型和船艏駕駛樓構型,所述船艏前端面甲板構型為客滾船甲板以上的上層建筑部分構型;所述船艏駕駛樓構型為操縱客滾船航行的駕駛室構型,其位于艏部并與前端面甲板一起構成客滾船航行時上層建筑的主要迎風面。所述前端面甲板構型和駕駛樓構型為一體化設計,所述駕駛樓構型沿船寬方向凸出客滾船主體部分的結構與主體的連接也采用曲面光滑過渡;所述駕駛樓后方與客滾船上層建筑之間采用光順延續段。本發明設計簡單可靠,對于高速航行的客滾船能較大程度地降低其航行時受到的風阻,可以節省燃油、提高經濟效率,以及提高綠色船舶的競爭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型高速客滾船船艏上層建筑構型,屬于船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船舶能效法規強制執行、全球經濟下行、航運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客滾船目前正朝著“多拉快跑”的方向快速發展,其節能減排的問題也日益嚴峻,成為綠色船舶發展的難題。
船舶在航行過程中受到的阻力可以分為水阻力和風阻力。雖然對于大型客滾船、集裝箱船等主流船型水阻力占其總阻力的絕大部分,但是航行在海洋中的大型船舶除了受到波浪、海流作用下的水流阻力外,由于其上層建筑的迎風面積大,水線面以上部分還會受到較大風阻力。
艏部上層建筑的形式直接關系到受到風阻的大小,傳統的客滾船的艏部形式一般為兩個端面相結合形成臺階式的結構,其構型的主要形式與家用轎車相類似:在船艏的最前端是與甲板所成夾角較小的端面,并覆蓋到甲板之上,由于有觀察作用的駕駛樓垂向位置較高,所以再以坡度較大的曲面連接艏部的端面與駕駛樓底部。船艏端兩個甲板端面存在一定角度,而且駕駛樓迎風面為豎直端面,且凸出甲板端面,遭遇迎面氣流時,大部分氣流水平風速驟降,同時方向發生偏轉,形成上洗流,在迎風面形成高壓區,同時一部分偏轉氣流在兩個甲板端面相交處順勢下墜或上升,形成局部漩渦,這種臺階形式的船艏上層建筑構型在客滾船航行時會造成紊流形成較大的空氣阻力。
如何減少大型客滾船在航行中上層建筑受到的風載荷、減少燃油消耗引起各方關注,對于客滾船上層建筑風阻的優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大型高速客滾船船艏上層建筑構型。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船艏前端面甲板構型和船艏駕駛樓構型,所述船艏前端面甲板構型為客滾船甲板以上的上層建筑部分構型;所述船艏駕駛樓構型為操縱客滾船航行的駕駛室構型,所述船艏前端面甲板構型和船艏駕駛樓構型為一體化設計,所述船艏駕駛樓構型沿船寬方向凸出客滾船主體部分的結構與主體的連接采用曲面光滑過渡;所述船艏駕駛樓后方與客滾船上層建筑之間采用光順延續段。
本發明還包括這樣一些結構特征:
1.所述船艏駕駛樓和船艏前端面甲板在的曲面在船舶中縱剖面的形狀可以為直線、樣條曲線、圓弧或者以上幾種曲線的形狀結合。
2.所述船艏駕駛樓和船艏前端面甲板在的曲面前部位于船艏最前端,尾部圓滑過渡駕駛樓頂部,構型兩側在船寬處與船舷圓滑過渡,構型在甲板以上的任意水平面的剖視圖所得的曲線必須以外凸形狀由船體向外延伸。
3.船艏駕駛樓后方與客滾船上層建筑之間采用光滑過渡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倒角過渡、延續過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程大學,未經哈爾濱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412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