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來源于棒狀桿菌屬的細菌的納米囊泡及其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1980081247.1 | 申請日: | 2019-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668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金潤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MD保健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12Q1/689 | 分類號: | C12Q1/689;A23L33/135;A61K8/99;A61K9/00;A61K35/74;A61P29/00;A61Q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勝康律師事務所 31263 | 代理人: | 樊英如;張靜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來源于 桿菌 細菌 納米 及其 用途 | ||
1.一種提供用于診斷一種或多種疾病的信息的方法,所述疾病選自:肝硬化、中風、糖尿病、哮喘、特應性皮炎、抑郁癥、乳腺癌、癡呆和鼻息肉,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從分離自正常個體和受試者的樣品的囊泡中提取DNA;
(b)使用基于在16S rDNA中存在的基因序列制備的成對的引物對所提取的所述DNA進行聚合酶鏈式反應(PCR)以獲得每種PCR產物;以及
(c)通過對所述PCR產物的定量分析將其中來源于棒狀桿菌屬的細菌的囊泡的含量低于所述正常個體的樣品的情況確定為選自下列的一種或多種疾病:肝硬化、中風、糖尿病、哮喘、特應性皮炎、抑郁癥、乳腺癌、癡呆和鼻息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a)中的樣品為血液、尿液、糞便、唾液或鼻粘膜。
3.一種用于預防或治療炎性疾病的藥物組合物,其包含來源于棒狀桿菌屬的細菌的囊泡作為活性成分。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中來源于棒狀桿菌屬的細菌的囊泡由谷氨酸棒狀桿菌(Cornynebacterium glutamicum)分泌。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中所述囊泡具有10nm至200nm的平均直徑。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中所述囊泡由棒狀桿菌屬的細菌天然地或人工地分泌。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中所述炎性疾病為選自下列的一種或多種疾病:肝硬化、中風、糖尿病、哮喘、特應性皮炎、抑郁癥、乳腺癌、癡呆和鼻息肉。
8.一種用于預防或減輕炎性疾病的食品組合物,其包含來源于棒狀桿菌屬的細菌的囊泡作為活性成分。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食品組合物,其中所述來源于棒狀桿菌屬的細菌的囊泡由谷氨酸棒狀桿菌(Cornynebacterium glutamicum)分泌。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食品組合物,其中所述囊泡具有10nm至200nm的平均直徑。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食品組合物,其中所述囊泡由棒狀桿菌屬的細菌天然地或人工地分泌。
12.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食品組合物,其中所述炎性疾病為選自下列的一種或多種疾病:肝硬化、中風、糖尿病、哮喘、特應性皮炎、抑郁癥、乳腺癌、癡呆和鼻息肉。
13.一種用于預防或治療炎性疾病的化妝品組合物,其包含來源于棒狀桿菌屬的細菌的囊泡作為活性成分。
14.一種用于預防或治療炎性疾病的可吸入組合物,其包含來源于棒狀桿菌屬的細菌的囊泡作為活性成分。
15.一種診斷選自肝硬化、中風、糖尿病、哮喘、特應性皮炎、抑郁癥、乳腺癌、癡呆和鼻息肉的一種或多種疾病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從分離自正常個體和受試者的樣品的囊泡中提取DNA;
(b)使用基于在16S rDNA中存在的基因序列制備的成對的引物對所提取的所述DNA進行聚合酶鏈式反應(PCR)以獲得每種PCR產物;以及
(c)通過對所述PCR產物的定量分析將其中來源于棒狀桿菌屬的細菌的囊泡的含量低于所述正常個體的樣品的情況確定為選自下列的一種或多種疾病:肝硬化、中風、糖尿病、哮喘、特應性皮炎、抑郁癥、乳腺癌、癡呆和鼻息肉。
16.一種預防或治療炎性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將包含來源于棒狀桿菌屬的細菌的囊泡作為活性成分的組合物施用于受試者的步驟。
17.一種來源于棒狀桿菌屬的細菌的囊泡用于制備用于炎性疾病的藥物的用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MD保健株式會社,未經MD保健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8124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