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陣列變換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80033002.1 | 申請日: | 2019-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87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16 |
| 發明(設計)人: | 金特·羅特;斯特凡·丹尼爾·克拉默;約翰內斯·沃爾勒 | 申請(專利權)人: | 生物復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鐘海勝;宋琴芝 |
| 地址: | 德國埃***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陣列 變換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微陣列變換的方法,其中,通過使用具有變換矩陣的腔芯片能夠將原始陣列拷貝到平面載體上,并且信息或空間排列改變,從而產生變換的第二陣列。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于執行這種方法的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微陣列變換的方法,其中,通過使用具有變換矩陣的腔芯片,能夠將原始陣列拷貝到平面載體上,并且信息或空間排列改變,從而產生變換的第二陣列。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于執行這種方法的裝置。
背景技術
DNA微陣列被理解為表示在固體基質上具有DNA的多個不同點樣的集合。在DNA微陣列的生產中,原則上在三種不同的生產類型之間有所區分:
1.點樣的DNA微陣列
a.微陣列點樣儀[8]
2.原位合成的DNA微陣列
a.點樣合成:噴墨印刷[2]、[3]
b.通過光掩模進行的光刻[10]
c.通過微鏡進行的光刻[9]
3.通過DNA聚合酶進行的合成
一種用于生產DNA微陣列的相對較新的方法在于使用DNA模板通過聚合酶在表面上合成DNA(WO2009034181A2,WO2010100265A1)。在此,在固體表面上設置有所謂的引物(DNA聚合酶的合成起始點)。隨后,將由各個合成組分、DNA聚合酶和模板所組成的混合物涂覆到相同表面上。此處的合成在多達數千個點樣上高度并行。為了確保獨立的合成反應,這些點樣中每一個的反應空間已經在物理上彼此分離。這能夠表示通過微腔進行空間分離,直到限制擴散為止。
生產類型之間的基本區別在于:DNA分子在(1)中是預先生產的,而在(2和3)中是在DNA微陣列的制備過程中生產的。
在所有上述用于DNA微陣列的生產技術中,在每種情況下都是新制備單個陣列,即,完全從頭開始制備。為此,存在一些方法,其目的是復制已經存在的DNA微陣列:
通過雜交來復制DNA微陣列:
在此,來自DNA庫的互補DNA鏈被雜交到現有的DNA微陣列上。互補DNA分子在每種情況下均具有反應性基團,借助于反應性基團能夠將其連接至第二基質,使兩者相互接觸。然后,該基質含有原始DNA微陣列的互補DNA分子,并且具有相同的空間分辨率。以這種方式產生的拷貝與模擬照片的底片([4]、[5]、[6]、[11]、[12],US20060141245A1,WO2006112815A2)相當。
通過雜交進行的DNA微陣列的復制和通過DNA聚合酶進行的延伸:
該方法與上述方法非常相似。然而,雜交的DNA分子比待復制的DNA微陣列的DNA分子短得多。在這種情況下,雜交的DNA分子被用作通過DNA聚合酶進行的DNA延伸反應的引物。聚合酶是能夠使用模板來延伸DNA鏈的酶。通過這種方法,原則上能夠復制具有長DNA分子的DNA微陣列。以這種方式產生的拷貝與模擬照片的底片([6],US20100256017A1,WO2008022332A2)相當。
通過主腔芯片和隨后的PCR進行的復制:
主腔芯片在其表面上具有DNA引物,其與已經存在的DNA微陣列的DNA互補。用PCR混合物填充該芯片,并將其放置到待復制的DNA微陣列上。通過PCR,DNA微陣列的DNA的信息被轉移到主腔芯片中并進行存儲。在第二步驟中,再次用PCR混合物填充腔芯片,并且將空的微陣列板放置到芯片上方以將其封閉。隨后,再次進行PCR,以將DNA分子從主腔芯片轉移到新表面。因此,這代表原始DNA微陣列(WO2010100265A1)的精確拷貝。
在現有技術中,不存在能夠根據需要來復制和修飾(變換)現有DNA微陣列的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生物復制有限公司,未經生物復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330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