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金屬板、金屬板的制造方法、金屬板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及金屬板的成型品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80023914.0 | 申請日: | 2019-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366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久保雅寬;中澤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制鐵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22C38/00 | 分類號: | C22C38/00;B21B1/22;B21D22/20;C21D9/46;C22C38/14;C22C38/60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陳建全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板 制造 方法 成型 | ||
本發(fā)明提供表面粗糙的產生得以抑制的金屬板、金屬板的制造方法、金屬板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及金屬板的成型品。在表面處滿足(a1)、(b1)或(c1)的條件的金屬板及其制造方法。另外,利用了該金屬板的金屬板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及金屬板的成型品。(a1)具有從{111}面偏離20°以上并且從{001}面偏離20°以上的晶體取向的晶粒的面積分率為0.25~0.35,并且平均晶體粒徑低于16μm。(b1)具有從{111}面偏離20°以上并且從{001}面偏離20°以上的晶體取向的晶粒的面積分率為0.15~0.30,并且平均晶體粒徑為16μm以上。(c1)假定了寬度方向的平面應變拉伸變形時的泰勒因子的值顯示為3.0~3.4的晶粒的面積分率為0.18~0.40。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金屬板、金屬板的制造方法、金屬板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及金屬板的成型品。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在汽車、飛機、船舶、建筑材料、家電制品等領域,為了應對用戶的需求,設計性逐漸被重視。因此,特別是外飾構件的形狀存在復雜化的傾向。為了由金屬板成型出復雜形狀的成型品,需要對金屬板給予大的應變。但是,存在下述這樣的問題:容易伴隨應變(以下也稱為加工量)的增加而在成型品表面產生微細的凹凸,變得表面粗糙而損害外觀上的美觀。
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關于與軋制方向平行地產生凹凸的條紋圖案(起皺)的事項。具體而言,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下述內容。對成型加工被視為以軋制寬度方向作為主應變方向的平面應變拉伸變形時的平均泰勒因子進行控制,獲得耐起皺性優(yōu)異的成型加工用鋁合金軋制板。由織構中存在的全部晶體取向算出的平均泰勒因子與耐起皺性有很大關系。通過按照平均泰勒因子的值滿足特定的條件的方式來控制織構,能夠可靠并且穩(wěn)定地提高耐起皺性。
另外,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一種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對于具有bcc結構、在金屬板的表面處滿足下述(a)“具有從與金屬板的表面平行的{001}面偏離15°以內的晶體取向的晶粒的面積分率為0.20~0.35”或(b)“具有從與金屬板的表面平行的{001}面偏離15°以內的晶體取向的晶粒的面積分率為0.45以下、并且平均晶體粒徑為15μm以下”的條件的金屬板,實施產生平面應變拉伸變形及雙軸拉伸變形、并且上述金屬板的至少一部分的板厚減少率成為10%~30%的成型加工,從而制造成型品。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5683193號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6156613號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但是,在專利文獻1中僅示出了在產生以軋制寬度方向作為主應變方向的單軸拉伸變形的金屬板的成型加工中抑制起皺。而且,對于深拉深成型、鼓凸成型等產生平面應變拉伸變形及雙軸拉伸變形的金屬板的成型加工未作任何考慮。
另一方面,即使是深拉深成型、鼓凸成型等產生平面應變拉伸變形及雙軸拉伸變形的金屬板的成型加工,也要求制造近年來的復雜形狀的成型品。但是,如果以大的加工量(金屬板的板厚減少率成為10%以上的加工量)對金屬板進行成型加工,則產生在成型品的表面凹凸發(fā)達、變得表面粗糙從而損害外觀上的美觀這樣的問題。另外,同樣地即使是僅產生平面應變拉伸變形的金屬板的成型加工,也會產生同樣的問題。
由于上述理由,例如以往的汽車的外板的制品是將對制品面賦予的應變量限制為金屬板的板厚減少率變得低于10%的加工量來生產的。即,為了避免產生表面粗糙,加工條件存在制約。然而,要求更復雜的汽車的外板制品形狀。即,期望能夠兼顧成型加工時的金屬板的板厚減少率為10%以上和表面粗糙抑制的方法。
此外,專利文獻2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也可獲得表面粗糙的產生得以抑制的成型品。然而,還期望通過與專利文獻2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不同的方法技術來抑制表面粗糙產生的技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制鐵株式會社,未經日本制鐵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239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使膽囊去功能化的裝置和方法
- 下一篇:用于水煙裝置的通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