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減震飛輪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243960.1 | 申請日: | 2019-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25947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洛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平和法雷奧汽車傳動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15/30 | 分類號: | F16F15/3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汪海 |
| 地址: | 110122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減震 飛輪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傳動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減震飛輪,包括主飛輪、主飛輪蓋、驅動板和彈簧,驅動板設于主飛輪和主飛輪蓋之間,且所述驅動板兩側設有耳部,在耳部之間設有彈簧,所述驅動板中部設有摩擦墊,所述驅動板內側設有內凹槽,所述摩擦墊外側設有外凸部,且所述外凸部置于對應的內凹槽中,所述驅動板的耳部與彈簧端部之間距離為a,所述驅動板的內凹槽側槽壁與所述摩擦墊上對應的外凸部側壁之間距離為b,且a>b。本實用新型使摩擦墊上的外凸部先與驅動板內側的內凹槽接觸,可有效控制耳部與彈簧端部反復沖擊產生的震動和噪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傳動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減震飛輪。
背景技術
減震飛輪與發動機結合并將動力傳遞給離合器。現有技術中的減震飛輪結構如圖9所示,主飛輪和主飛輪蓋形成外殼,且主飛輪通過螺栓跟發動機連接,而在主飛輪和主飛輪蓋之間設有驅動板,所述驅動板將發動機動力通過連接板傳給離合器,所述驅動板一般是圓板形狀且外側設有壓縮彈簧的耳部,但現有技術中的減震飛輪在車輛怠速時,驅動板的耳部和彈簧持續反復撞擊會產生震動和噪音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震飛輪,可有效控制驅動板耳部與彈簧端部反復沖擊產生的震動和噪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減震飛輪,包括主飛輪、主飛輪蓋、驅動板和彈簧,驅動板設于主飛輪和主飛輪蓋之間,且所述驅動板兩側設有耳部,在耳部之間設有彈簧,所述驅動板中部設有摩擦墊,所述驅動板內側設有內凹槽,所述摩擦墊外側設有外凸部,且所述外凸部置于對應的內凹槽中,所述驅動板的耳部與彈簧端部之間距離為a,所述驅動板的內凹槽側槽壁與所述摩擦墊上對應的外凸部側壁之間距離為b,且a>b。
所述摩擦墊靠近主飛輪蓋一側設有壓蓋,所述摩擦墊靠近主飛輪一側設有支撐墊,且所述支撐墊與主飛輪之間設有第二彈性墊。
所述驅動板兩側均設有第一彈性墊。
所述驅動板一側設有密封墊,另一側設有密封墊蓋,且所述驅動板與密封墊之間以及所述驅動板與密封墊蓋之間均設有第一彈性墊,所述密封墊和密封墊蓋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積極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使摩擦墊上的外凸部先與驅動板內側的內凹槽接觸緩沖,然后驅動板的耳部再與彈簧端部接觸,可有效控制耳部與彈簧端部反復沖擊產生的震動和噪音。
2、本實用新型在驅動板兩側均設有第一彈性墊,且所述驅動板中部設有摩擦墊,所述摩擦墊與主飛輪之間設有第二彈性墊,可以實現軸向減震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第一阻尼單元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的密封墊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的A-A′剖視圖,
圖5為圖2中的密封墊蓋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的B-B′剖視圖,
圖7為圖1中的第二阻尼單元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局部放大圖,
圖9為現有技術中的減震飛輪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平和法雷奧汽車傳動系統有限公司,未經沈陽平和法雷奧汽車傳動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2439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