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長波長GaInNAs/InGaAs復合量子點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134675.6 | 申請日: | 2019-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69301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黃珊珊;黃輝廉;文宏;葉旺;劉建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德華芯片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S5/183 | 分類號: | H01S5/183;H01S5/3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馮炳輝 |
| 地址: | 528437 廣東省中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波長 gainnas ingaas 復合 量子 垂直 發射 激光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長波長GaInNAs/InGaAs復合量子點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包括n型GaAs襯底,n型GaAs襯底上表面由下至上依次設置有n型GaAs緩沖層、n型DBR、非摻雜量子點有源層和p型DBR,p型DBR和n型GaAs襯底上分別制備有上、下電極;非摻雜量子點有源層由非摻雜GaInNAs/InGaAs復合量子點和非摻雜GaAs勢壘層混合而成,非摻雜GaInNAs/InGaAs復合量子點的內部為呈3D島狀結構的GaInNAs量子點,外部為InGaAs包覆層,通過調整InGaAs包覆層中的銦的含量來緩沖GaInNAs量子點與非摻雜GaAs勢壘層間由晶格常數差異導致的應力,通過調整GaInNAs量子點中的氮及銦的含量來控制激光器的發射波長達到1.31至1.55μm。本實用新型具有更低的閾值電流、更窄的光譜線寬、更高的功率輸出等特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半導體激光器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長波長GaInNAs/InGaAs復合量子點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
背景技術
隨著光通信領域的高速發展,國際上一直在探尋低成本、高速率和低功耗的新型光有源器件。其中,激射波長為1.31/1.55μm的光源已經成為中長距離和高速光通信的重要光源。長波長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VCSEL)具有與光纖偶爾效率高、調制速率高和功耗低等優點。然而,GaInAsP/InP VCSEL的研制近年來進展不大,主要原因是:1)GaInAsP/InP系材料的導帶邊偏差小,電子限制能力差,導致嚴重的載流子泄露,器件的特征溫度只有50K;2)GaInAsP/InP系材料的折射率差別小,要制作高反射率的分布布拉格反射鏡(DBR)十分困難;3)存在嚴重的非輻射復合,而且電流限制結構的能力差。
目前,最有可能實用化的長波長VCSEL為GaInNAs/GaAs VCESL,其特點如下:1)特征溫度可高達180~200K,具有高度溫度穩定性;2)可與高反射率的AlAs/GaAs DBR相集成;3)GaAs作為襯底,晶體質量、器件與集成電路的加工工藝比InP優越,且成本低。通過在InGaAs中引入N,可以使GaInNAs的帶隙對應波長擴展到1.3~1.55μm區域。但是,GaInNAs/GaAs VCSEL的制作難點在于:當GaInNAs/GaAs增益波長接近1310或1550nm,材料中N含量增加,GaInNAs并不能形成具有完整晶型的混晶,會出現分相,或形成其它非輻射俘獲中心和缺陷,材料質量大幅度下降,激光器表現出比傳統激光器高得多的閾值電流密度;因此,要獲得高質量的量子肼,應選取N的含量較低為好,但是,要增加增益的峰值波長,必需要提高In含量,導致量子肼的應變量增加,而高應變的GaInNAs/GaAs量子肼影響激光器的可靠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提出了一種長波長GaInNAs/InGaAs復合量子點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采用GaInNAs/InGaAs復合量子點結構,可以通過改變GaInNAs量子點中的的氮及銦的含量來控制激光器的發射波長達到1.31~1.55μm,結合量子點超晶格結構的優勢,通過控制生長條件,得到高質量的以GaInNAs/InGaAs復合量子點及GaAs勢壘層的非摻雜量子點有源層。相對于傳統量子肼結構,量子點有源材料將使VCSEL獲得更低的閾值電流、更窄的光譜線寬、更高的功率輸出等優異的特性。同時可以防止在傳統量子阱結構中產生的長波范圍光學質量下降,并且防止GaInNAs量子點受到熱處理時所出現的發射波長朝較短波長范圍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德華芯片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德華芯片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13467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