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能源智能化公交站牌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011982.5 | 申請日: | 2019-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77757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施紹春;王曉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慧域物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7/22 | 分類號: | G09F7/22 |
| 代理公司: | 無錫嘉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88 | 代理人: | 盛際豐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錫市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能源 智能化 公交 站牌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能源智能化公交站牌,屬于公共交通技術領域,其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卡接在限位槽內,所述限位槽開設在地面的上表面,所述殼體內壁的上表面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下表面通過連接桿與螺紋塊的上表面固定連接。該新能源智能化公交站牌,通過設置螺紋桿、第一轉軸、卡塊、卡槽、滑塊和轉盤,當公交站牌需要安裝時,首先工作人員握住搖把并轉動轉盤,使得轉盤通過第一轉軸帶動螺紋桿轉動,使得螺紋桿帶動螺紋塊向左運動,使得螺紋塊帶動卡塊卡進卡槽,操作簡單,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公共交通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能源智能化公交站牌。
背景技術
智能化公交電子站牌將采用全球衛星定位導航技術、先進的通訊方式、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先進的視頻傳輸技術和智能傳感器有機結合的新一代應用系統,充分利用目前公交智能調度管理系統的公交車輛GPS到站數據,通過技術對接,建立公交車到站預報系統,現有的公交站牌在安裝時大多是用螺栓和螺母將其固定在地面上,安裝比較麻煩,由于螺栓和螺母長時間暴露在外面,螺栓和螺母會銹蝕,在工作人員進行拆卸時,費時費力,操作麻煩,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能源智能化公交站牌,解決了現有的公交站牌在安裝麻煩,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能源智能化公交站牌,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卡接在限位槽內,所述限位槽開設在地面的上表面,所述殼體內壁的上表面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下表面通過連接桿與螺紋塊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螺紋塊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卡塊,所述卡塊設置在滑孔內。
所述滑孔開設在殼體的下表面,所述卡塊卡接在卡槽內,所述卡槽開設在地面的上表面,所述螺紋塊內螺紋連接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左右兩端分別與第一轉動機構的左端和第二轉動機構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動機構卡接在殼體內壁的右側面。
所述第二轉動機構卡接在殼體內壁的左側面,所述殼體的上表面通過四個支撐桿與太陽能電池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殼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箱體和擋板,所述箱體內設置有逆變器和蓄電池,所述蓄電池和逆變器的下表面均與殼體的上表面搭接,所述逆變器的右側面和蓄電池的左側面分別與擋板的左右兩側面搭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滑塊和滑槽的形狀均設置為T形,所述卡塊和卡槽的形狀均設置為L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轉動機構包括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的左端與螺紋桿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軸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軸承,所述第一軸承卡接在殼體內壁的右側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轉動機構包括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的右端與螺紋桿的左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轉軸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軸承,所述第二軸承卡接在殼體內壁的左側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轉軸的左端固定連接有轉盤,所述轉盤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有搖把,所述搖把的外表面設置有橡膠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殼體的正面固定連接有智能指示牌,所述殼體的背面固定連接有地圖。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慧域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慧域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0119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