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變形座椅及包含其的房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995007.6 | 申請日: | 2019-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00101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徐世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世賢 |
| 主分類號: | B60N2/22 | 分類號: | B60N2/22;B60N2/34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精誠新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戚東升 |
| 地址: | 44330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變形 座椅 包含 房車 | ||
1.一種汽車變形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安裝于車身(3)內前排駕駛位和副駕駛位上的前排座椅(1)以及能安裝于車身(3)后排處的后排座椅(2),前排座椅(1)包括前排底座(11)和角度可調地轉動連接在前排底座(11)上并能相對前排底座(11)向后翻轉至水平狀態的前排靠背(12),且前排靠背(12)為分段式可伸縮結構使前排靠背(12)的長度可調,后排座椅(2)包括后排底座(21)和連接在后排底座(21)上的、能折疊形成背墊和/或坐墊的折疊墊(22),折疊墊(22)展開后能平鋪于前排底座(11)和后排底座(21)上形成便于躺臥的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變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靠背(12)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段靠背(121)和第二段靠背(122),第一段靠背(121)和第二段靠背(122)之間設有靠背伸縮調節機構(123)使第一段靠背(121)和第二段靠背(122)之間的間距可調以改變前排靠背(12)的總長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變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伸縮調節機構(123)包括至少兩個伸縮桿,伸縮桿的上下兩端分別與第一段靠背(121)和第二段靠背(122)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變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桿包括上伸縮桿(1231)和下伸縮桿(1232),上伸縮桿(1231)套置在下伸縮桿(1232)中并能相對下伸縮桿(1232)上下伸縮,且上伸縮桿(1231)上設有彈簧定位銷(12311),下伸縮桿(1232)上設有能與彈簧定位銷(12311)相配合的定位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變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伸縮調節機構(123)還包括上框架(1233)、下框架(1234),每一上伸縮桿(1231)上端均與上框架(1233)相連,每一下伸縮桿(1232)的下端均與下框架(1234)相連,上框架(1233)固定連接于第一段靠背(121),下框架(1234)固定連接于第二段靠背(122),第一段靠背(121)和第二段靠背(122)之間連接有一折疊式保護套(125)以免靠背伸縮調節機構(123)外露。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汽車變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靠背(12)的上端部設有高度可調的活動頭枕(124)。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汽車變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頭枕(124)包括頭枕支柱(1241)和連接在頭枕支柱(1241)上的枕部(1242),頭枕支柱(1241)通過頭枕高度調節機構活動地連接于前排靠背(12)上端部,枕部(1242)呈與前排靠背(12)上端部相適配的弧形折彎狀,使當調低活動頭枕(124)時,活動頭枕(124)的枕部(1242)能貼合于前排靠背(12)的上端部。
8.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汽車變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底座(11)底部設有前后調節機構使前排底座(11)能相對車身(3)調節前后位置。
9.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汽車變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底座(11)和后排底座(21)的高度一致,使展開后平鋪于前排底座(11)和后排底座(21)上的折疊墊(22)能保持水平。
10.一種房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車身(3)和權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汽車變形座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世賢,未經徐世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99500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塑料件水口切斷裝置
- 下一篇:一種化工原料定量投料控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