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雙面碟剎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665758.1 | 申請日: | 2019-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08262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吳慶新;吳思思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陽縣吉強機車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D55/225 | 分類號: | F16D55/225;F16D65/46 |
| 代理公司: | 溫州甌越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章樂文 |
| 地址: | 323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雙面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雙面碟剎,包括主動臂以及與主動臂聯動的且對稱設置的兩塊鉗體,所述兩塊鉗體之間聯動有兩塊對稱且可閉合接觸的剎車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鉗體上設有與主動臂聯動的主動頂桿以及可與剎車塊和主動頂桿聯動的從動頂桿,所述從動頂桿靠近剎車塊一端固定設有強力磁鐵,所述主動頂桿與從動頂桿之間設有若干個間隔均勻的驅動鋼珠,所述從動頂桿對應驅動鋼珠設有若干條間隔均勻可供驅動鋼珠滾動的漸變軌道,所述從動頂桿上設有可使從動頂桿復位的回位機構,所述鉗體上設有可調整剎車塊間距的調整機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提供一種耐磨耗,反映靈敏剎車迅速,且可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剎車塊之間距離的新型雙面碟剎。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車配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雙面碟剎。
背景技術
剎車制動裝置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覆蓋了整個交通工具,主要起到停止或減速的作用,在行駛過程中保障人們的安全。隨著電動車的使用逐漸增多,在騎行過程中造成的安全事故也逐漸增多,大多都是由于超速等造成,此時快速減速成了剎車制動系統的目標之一,而現有技術的剎車制動系統在長時間使用后,內部結構由于工作原因發生磨損會發出異響,同時不能快速反應制動,且剎車片在長時間使用后會發生磨損,在按照最原始的距離安裝則不能達到完全剎車的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耐磨耗,反映靈敏剎車迅速,且可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剎車塊之間距離的新型雙面碟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雙面碟剎,包括主動臂以及與主動臂聯動的且對稱設置的兩塊鉗體,所述兩塊鉗體之間聯動有兩塊對稱且可閉合接觸的剎車塊,其中主動臂中部與拉絲聯動,其特征在于,所述鉗體上設有與主動臂聯動的主動頂桿,所述鉗體中心設有橫向通孔,所述通孔內設有可與剎車塊和主動頂桿聯動的從動頂桿,所述從動頂桿靠近剎車塊一端固定設有強力磁鐵,所述剎車塊靠近從動頂桿一面設有可供磁鐵嵌入的凹槽,所述主動頂桿與從動頂桿之間設有若干個間隔均勻的驅動鋼珠,所述主動頂桿上設有供驅動鋼珠定位的限位槽,所述從動頂桿對應驅動鋼珠設有若干條間隔均勻可供驅動鋼珠滾動的漸變軌道,所述漸變軌道內平面深度由深至淺,所述漸變軌道之間設有可連通漸變軌道的細小油槽,所述從動頂桿上設有可使從動頂桿復位的回位機構,所述鉗體上設有可調整剎車塊間距的調整機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驅動剎車機構,與主動臂聯動的拉絲則會帶動主動臂轉動,從而驅動主動頂桿轉動,驅動鋼珠在限位槽作用下一遍自轉一遍沿漸變軌道運動,由于所述漸變軌道內平面深度特點從而被驅動鋼珠推動相向運動,兩塊對稱的剎車塊也相向運動從而實現剎車,整個過程簡單,漸變軌道之間的細小油槽則是為了降低磨損,避免驅動鋼珠、主動頂桿以及從動頂桿在長時間使用后磨損嚴重易發生異響,提升本實用新型的靈敏度,延長使用壽命。
上述的一種新型雙面碟剎可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回位機構包括設置在從動頂桿外周并沿從動頂桿軸向分布的若干組導向滑槽,所述導向滑槽內設有一端抵住從動頂桿的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抵住從動頂桿的一端設有固定在從動頂桿上的導向鋼珠,所述導向鋼珠于從動頂桿之間可焊接實現兩者連接,所述復位彈簧相對于抵住從動頂桿一端的另一端抵住鉗體,所述鉗體上設有位于導向滑槽內且抵住復位彈簧的導向塊。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驅動剎車機構,從動頂桿向中心方向移動,復位彈簧壓縮,當放開剎驅動機構,此時復位彈簧的由于壓縮積攢的能量釋放推動從動頂桿回到原來的位置便于下次剎車再次驅動,而導向鋼珠有助于復位彈簧的安裝,且在復位彈簧的工作狀態,起到導向作用,避免復位彈簧位置偏移或者歪曲,提升了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性能。
上述的一種新型雙面碟剎可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調整機構包括與鉗體螺紋配合的調節螺絲,所述調節螺絲上設有位于若干個墊片,所述調節螺絲靠近剎車塊一端通過螺紋固定連接有剎車塊推動塊,所述剎車塊推動塊相對于連接調節螺絲一端的另一端與剎車塊貼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陽縣吉強機車配件有限公司,未經松陽縣吉強機車配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6657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