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紅茶發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652783.6 | 申請日: | 2019-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61088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黃杰飛;魏艷茹;黃宗棠;賴樟妹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陽縣綠云峰茶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8 | 分類號: | A23F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程志軍;楊麗萍 |
| 地址: | 3234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茶 發酵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紅茶發酵裝置,包括發酵容器和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上設置有定軸,所述發酵容器通過合頁轉動連接在定軸上,所述發酵容器頂部設置有上端蓋,所述上端蓋與發酵容器形成聯通配合,所述上端蓋上固定安裝有溫度控制器,所述溫度控制器與上端蓋聯通設置,所述上端蓋上還安裝有濕度控制器,所述濕度控制器一端安裝在上端蓋上,另一端穿過上端蓋延伸到發酵容器內部。本實用新型采用溫度控制器和濕度控制器,分別通過散熱孔和加濕孔,統一調節茶葉濕度和濕度;采用設置有多組發酵孔的發酵托盤,使發酵托盤底部的茶葉通過發酵孔與空氣充分接觸,維持合適的溫度和濕度,同時不用人工翻茶,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葉加工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紅茶發酵裝置。
背景技術
紅茶,屬于全發酵茶,由茶鮮葉經過萎凋、揉捻、發酵、干燥等工序制成,其中發酵,是紅茶加工過程匯中比較關鍵的一道工序,需要依靠發酵裝置完成。
在現有的技術中,利用發酵裝置發酵紅茶需要人工輔助,在發酵過程中進行翻茶,影響發酵效果,并且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紅茶發酵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紅茶發酵裝置,包括發酵容器和底座板,所述發酵容器由兩組半圓柱形弧板活動配合組成,所述底座板上設置有定軸,所述發酵容器通過合頁轉動連接在定軸上,所述發酵容器內部設置有多組發酵托盤支架,所述發酵托盤支架上放置有發酵托盤,所述發酵容器內壁為中空結構,所述發酵容器頂部設置有上端蓋,所述上端蓋由兩組半圓形板組成,所述半圓形板內部設置有空腔,并且分別與發酵容器形成聯通配合,所述上端蓋上固定安裝有溫度控制器,所述溫度控制器與上端蓋聯通設置,所述上端蓋上還安裝有濕度控制器,位于發酵容器中心位置,所述濕度控制器一端安裝在上端蓋上,另一端穿過上端蓋延伸到發酵容器內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發酵容器繞設置在所述底座板上的定軸轉動,所述發酵容器從中間向兩邊打開。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發酵容器內壁上還開設有若干散熱孔,均勻布滿所述發酵容器內壁。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發酵容器底部還設置有四組萬向滾輪,所述萬向滾輪底部與底座板形成滾動配合,帶動發酵容器繞設置在底座板上的定軸轉動;所述發酵容器上還安裝有把手。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發酵容器外部還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位于所述把手上方。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濕度控制器上設置有加濕管道,所述加濕管道位于所述發酵容器中心線位置,所述加濕管道一端與所述濕度控制器聯通,另一端穿過所述上端蓋延伸到所述發酵容器內部,并接近所述發酵容器底部位置;所述加濕管道上還均勻設置有多組加濕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發酵托盤為半圓形結構,放置在所述發酵托盤支架上,所述發酵托盤上設置有多組發酵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陽縣綠云峰茶業有限公司,未經松陽縣綠云峰茶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65278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薄膜緩沖包裝內襯及包裝盒
- 下一篇:一種加彈機的絲線驅動卷繞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