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隧道綜合監控子站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489180.9 | 申請日: | 2019-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42437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熊鳳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熊鳳英 |
| 主分類號: | F16M11/28 | 分類號: | F16M11/28;F16M11/04;F16M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330110 江西省南昌市***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隧道 綜合 監控 保護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隧道綜合監控子站保護裝置,包括底板、攝像頭和固定板,底板與固定板之間通過可調節的調節桿相連接,固定板的頂端設置有用于對攝像頭角度進行調節的調節機構,調節機構包括第一活動板、第二活動板、絲桿和連接件,攝像頭固定設置在第二活動板頂端的一側。本實用新型一種隧道綜合監控子站保護裝置,并通過抵緊螺栓對第一活動板的位置進行限位固定,能夠實現對攝像頭水平角度進行調節,擰動旋擰頭帶動絲桿轉動,絲桿自轉進而帶動與其螺紋連接的第二活動的一端沿著絲桿上下移動,進而實現第二活動板的兩端位置高度出現偏差,能夠實現對攝像頭的上下傾斜角度進行調節,便于根據施工的需求對攝像頭的角度進行調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子站保護裝置,具體為一種隧道綜合監控子站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隧道是埋置于地層內的工程建筑物,是人類利用地下空間的一種形式。隧道可分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礦山隧道。
在進行隧道施工時,需要對隧道內的安全進行實時監控,現有的大多是直接架設攝像頭進行監控,但是攝像頭裸露在外面可能會被施工過程濺射的塊體撞擊,進而發生損壞,且攝像頭的位置角度大多是固定不便,不便于根據施工進度或位置的不同對攝像頭的角度進行調節。因此我們對此做出改進,提出一種隧道綜合監控子站保護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隧道綜合監控子站保護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一種隧道綜合監控子站保護裝置,包括底板、攝像頭和固定板,所述底板與固定板之間通過可調節的調節桿相連接,所述固定板的頂端設置有用于對攝像頭角度進行調節的調節機構,所述調節機構包括第一活動板、第二活動板、絲桿和連接件,所述第一活動板活動設置在固定板的頂端,所述第二活動板位于第一活動板的正上方,所述絲桿的底端通過軸承與第一活動板頂端的一側轉動連接,所述絲桿的頂端穿過第二活動板并與其螺紋連接,所述連接件設置在第一活動板頂端的另一側,所述攝像頭固定設置在第二活動板頂端的一側,且所述攝像頭的外部設置有保護殼。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調節桿包括粗桿和細桿,所述細桿置于粗桿內,且所述細桿與粗桿的連接處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細桿的底端固定設置有齒條,所述齒條的一側相嚙合設置有齒輪,所述齒輪的軸心處固定設置有轉桿,所述轉桿的一端通過軸承與粗桿轉動連接,所述轉桿的另一端穿過粗桿并置于其外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活動板底端的中部固定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通過軸承與固定板轉動連接,所述固定板頂端的兩側均螺紋插接有用于對第一活動板位置進行限定的抵緊螺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連接件包括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的底端與第一活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板鉸接在第一連接板的頂端,且所述第二連接板的頂端與第二活動板固定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絲桿的頂端固定設置有旋擰頭,所述旋擰頭的外部相配合套設有柔性橡膠套。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底板頂端位于調節桿的外側沿圓周方向等距開設有若干個通孔,所述通孔內相配合設置有鋼釬。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底板底端的四個邊角處均設置有腳剎萬向輪,四個所述腳剎萬向輪分別通過螺釘與底板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熊鳳英,未經熊鳳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48918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