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立體車庫逆作法施工的支護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385847.0 | 申請日: | 2019-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65831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吳帥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牛盾智能停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18 | 分類號: | E02D5/18;E02D5/20;E02D17/04;E02D29/045;E04H6/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施少鋒 |
| 地址: | 311227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寧***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立體車庫 作法 施工 支護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立體車庫逆作法施工的支護結構,包括地下連續墻結構,還包括第一連接支架,第一連接支架設于地下連續墻結構外側的地基上,地下連續墻結構的頂部設有第二連接支架,第二連接支架和第一連接支架固定連接,地基和地下連續墻結構上澆筑有混凝土結構,第一連接支架和第二連接支架均設于混凝土結構中。本實用新型能增加地下連續墻結構外側地基的承載力,避免地下連續墻結構外側的地基出現凹陷而導致立體車庫無法正常施工,而且可避免地下連續墻結構頂部結構被破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地下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立體車庫逆作法施工的支護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中可利用的地上空間越來越少,城市發展與土地資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既有建筑的現有使用空間不足,需要合理開發、利用既有建筑的地下空間。在地下工程建設中,一般采用明挖法進行施工。雖然明挖法具有施工簡單、工程直接成本低廉、施工過程可控度高等優勢,但是目前也存在顯著不足:一是明挖法施工對既有設施的保護成本較高,建設周期相對較長。導致工程間接成本和輔助工期大幅增加;二是明挖法施工對城市正常運行影響極大。工程影響范圍內的交通道路、排水管網、水電煤氣等既有設施,不可避免受到干擾;三是明挖法施工對市容環境影響極大。整個施工過程處于相對開放的環境,對市容環境的影響極大。有鑒于此,探索開發深層地下空間的開挖新工藝新方法勢在必行。
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地下工程的基坑開挖大都是順作法,逐層開挖,逐層支撐,通常適用基坑開挖較淺,對于開挖較深基坑,這種方法存在施工周期較長,技術可靠性不強,工藝明顯落后等缺點。逆作法施工是地下空間開發成本最經濟,技術最可靠的方法,由于逆作法施工的一些細小的技術問題沒解決,導致逆作法施工的優勢不明顯。
現有技術為了提供一種安全、高效、成本低的地下空間逆作法施工時的支護結構,中國專利于2016.12.28公開了名稱為一種逆作法施工短段井壁澆筑結構(申請號:CN201621463906.8)的實用新型專利。但是該澆筑結構的地下連續墻結構頂部四周的地基承載力較差,易影響后續立體車庫的施工。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用于立體車庫逆作法施工的支護結構,能增加地下連續墻結構外側地基的承載力,避免地下連續墻結構外側的地基出現凹陷而導致立體車庫無法正常施工,而且可避免地下連續墻結構頂部結構被破壞。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立體車庫逆作法施工的支護結構,包括地下連續墻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連接支架,第一連接支架設于地下連續墻結構外側的地基上,地下連續墻結構的頂部設有第二連接支架,第二連接支架和第一連接支架固定連接,地基和地下連續墻結構上澆筑有混凝土結構,第一連接支架和第二連接支架均設于混凝土結構中。本實用新型能增加地下連續墻結構外側地基的承載力,避免地下連續墻結構外側的地基出現凹陷而導致立體車庫無法正常施工,而且可避免地下連續墻結構頂部結構被破壞。
進一步,第一連接支架包括至少兩個分段施工的主體結構,相鄰兩個主體結構之間設有第一連接鋼管,第二連接支架和處于最外側的主體結構固定連接。可根據地基所需施工的面積對第一連接支架分段施工,便于控制第一連接支架的施工質量,再通過第一連接鋼管又將分段施工的主體結構連接成整體,符合第一連接支架的施工要求。
進一步,主體結構包括澆筑在地基上的混凝土底座和設于混凝土底座中的連接座,連接座的頂部豎直方向焊接有第一鋼柱,第一鋼柱的頂部水平方向焊接有第一支撐桿,第一支撐桿和第一連接鋼管焊接固定,處于最外側的主體結構的第一支撐桿和第二連接支架固定連接。通過設置一定高度的第一鋼柱,便于第一支撐桿和第一連接鋼管焊接固定,使得第一支撐桿和第一連接鋼管交叉設于混凝土結構中,可增加混凝土結構自身的承載能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牛盾智能停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牛盾智能停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3858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離合器上的耐熱壓盤
- 下一篇:一種車門拆裝輔助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