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殼體氣密性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309750.1 | 申請日: | 2019-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44205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1 |
| 發明(設計)人: | 經煥江;劉林坤;丁燕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正鼎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26 | 分類號: | G01M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遠 |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殼體 氣密性 檢測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公開了一種殼體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機箱、工作臺、夾持機構,工作臺上表面設置有橡膠密封圈,機箱的一側設置有朝向遠離機箱的方向傾斜向下延伸的下料滑道,下料滑道的與機箱內部相通以供檢測后的殼體放置到下料滑道內滑落。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殼體放置在工作臺上表面的橡膠密封圈上并通過夾持機構壓緊時,殼體覆蓋工作臺上表面的充氣孔,此時通過往充氣管路內充氣后,并通過觀察壓力表的讀數,可實現檢測殼體的氣密性;通過設置橡膠密封圈能提高與殼體下表面底部密封性,同時檢測后的殼體可放置在下料滑道內,通過下料滑道將殼體傳送到已檢測的收集箱內,便于放置已檢測的殼體。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密性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殼體氣密性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真空助力器是汽車剎車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件,其將制動踏板產生的輸出力放大后產生制動主缸的輸出力。因此,汽車真空助力器的殼體需要具有良好的氣密性。
目前,授權公告號為CN203376129U,授權公告日為2011年1月1日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殼體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工作臺和連接有電控裝置的氣密性檢測儀,工作臺上設置有龍門架,龍門架下方的工作臺上設置有縱向貫穿龍門架的滑動軌道,滑動軌道端部設置有牽引氣缸,牽引氣缸的活塞桿連接有與滑動軌道相配合的滑塊,滑塊上設置有定位連接座,龍門架頂部設置有豎直的壓緊氣缸,壓緊氣缸的活塞桿下端設置有壓緊件。
因在對殼體進行氣密性檢測時往往的大批量的對殼體進行檢測,從而在對一個殼體檢測后,需要將殼體取下后放置到已檢測的收集箱內,繼而將拿取待檢測的收集箱內的下一個殼體進行檢測,但是為了在殼體氣密性檢測裝置前側留有足夠的空間供操作人員活動,此時兩個收集箱的距離會相對較遠,從而對操作員拿放殼體造成較大的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殼體氣密性檢測裝置,具有便于放置已檢測的殼體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殼體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機箱、設置在機箱上的且供殼體放置的工作臺、設置在機箱上且用于限制殼體活動的夾持機構,所述工作臺中部上設置有充氣孔,所述機箱內設置有與充氣孔相通的充氣管路,所述充氣管路中連接有壓力表,所述工作臺上表面設置有供殼體的下表面邊緣抵緊的橡膠密封圈,所述機箱的一側設置有朝向遠離機箱的方向傾斜向下延伸的下料滑道,所述下料滑道的與機箱內部相通以供檢測后的殼體放置到下料滑道內滑落。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下料滑道的突出機箱的底部與機箱之間設置有加強支架。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下料滑道內表面設置有特氟龍涂層。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夾持機構包括沿著水平方向設置在機箱內的第一支柱、滑動設置在第一支柱上的滑動架、設置在第一支柱和滑動架之間的驅動氣缸、設置在滑動架上的升降氣缸、設置在升降氣缸的活塞桿下端且用于壓緊在殼體上表面的壓緊件。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壓緊件包括設置在升降氣缸的活塞桿下端的壓緊塊、設置在壓緊塊表面的橡膠套。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工作臺靠近操作人員的一側和靠近下料滑道的一側均設置有用于抵觸在殼體的邊緣實現限位的限位塊。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殼體放置在工作臺上表面的橡膠密封圈上并通過夾持機構壓緊時,殼體覆蓋工作臺上表面的充氣孔,此時通過往充氣管路內充氣后,并通過觀察壓力表的讀數,可實現檢測殼體的氣密性;通過設置橡膠密封圈能提高與殼體下表面底部密封性,同時檢測后的殼體可放置在下料滑道內,通過下料滑道將殼體傳送到已檢測的收集箱內,便于放置已檢測的殼體。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工作臺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正鼎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正鼎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3097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