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坡立式停車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296048.6 | 申請日: | 2019-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88821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越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越勝 |
| 主分類號: | E04H6/06 | 分類號: | E04H6/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任默聞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立式 停車 裝置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坡立式停車裝置及系統,設計停車設備技術領域,該坡立式停車裝置包括安裝在支撐底座上且水平設置的第一伸縮臂,在第一伸縮臂上設置有托板,托板平行與第一伸縮臂設置,托板的上表面安裝有用于固定車輪的限位座,托板其下表面的一端能轉動地安裝在第一伸縮臂上,托板其下表面還安裝有升降機構,升降機構驅動托板的另一端上升和下降,第一伸縮臂帶動托板伸出支撐底座和縮回至支撐底座。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坡立式停車裝置及系統能夠在單位面積上容納更多的汽車,在不改變停車場占地面積的情況下,增加了停車場的停車位。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停車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坡立式停車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停車屬于靜態交通范疇,一般來說一臺汽車只有10%的時間是在行駛狀態,90%的時間是在停車狀態,停車是常態。同時由于近幾年我國汽車銷售快速增長,遠遠大于停車位的增長,因此出現停車難現象。停車難已存為城市靜態交通的一大痛點。目前,城市停車方式主要依靠路側停車、自走式停車庫(含地上地下)停車、地下和地上機械式立體車庫停車等幾種方式。其中,路側停車方式面廣量大。
目前,我國停車位缺口巨大。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小汽車保有量達2.27億輛,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為1:0.8,中小城市約為1:0.5,而發達國家約為1:1.3。可以看出停車位缺口最大的區域在中心城區,因此增加中心城區停車位絕對數是緩解停車難的關鍵方向。
其次,用戶(司機)在選擇停車方式時都具有一個心里模式就是先就近停,次方便停,再便宜停。顯然路側停車是最受用戶喜好的,至少能同時滿足就近停和方便停。因此,經常出現路側停車爆滿,路側停車極難,車庫利用率卻嚴重不足。
再次,因居住、工作、生活的功能不同,造成人車流在同一時間段內的相同地點聚集和疏散就造成停取車需求的潮汐現象。這種潮汐現象在集中停車的車庫(如自走式車庫、機械式立體車庫)造成停取車難。
雖然中心城區的車位缺口最大,停車需求最旺,但中心城區地上可開發空間已枯竭,地下管網密布,縱橫交錯,因此增建常規機械式立體車庫選址難度極大。
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的《特種設備目錄》中,將立體車庫分為九大類,具體是:升降橫移類、簡易升降類、垂直循環類、水平循環類、多層循環類、平面移動類、巷道堆垛類、垂直升降類和汽車專用升降機。以及最近兩年興起的智慧停車,都存在不少局限性,投資市場反應冷淡,造成增建車位不足。
(1)、立體車庫在我國仍然屬于新興行業,核心技術仍需從國外引進,國內企業技術積累不足,缺乏自主研發能力,尤其缺乏針對我國中心城區現狀的機械立體停車設備創新開發。
(2)、存在不能較完整地滿足用戶的停車心理需求。有的停取車不方便,有的停取車距離較遠,有的停車費太貴。
(3)、現有技術的停車庫建設需要一定的最小建造空間,不能適應中心城區空余空間接近枯竭的狀況,造成新建選址難。
(4)、智慧停車領頭羊ETCP和“停簡單”為代表的停車解決方案都是線上產品,其根本作用是盤活現有車位的存量資源,提高利用率,并沒有改變停車位的巨量缺口現狀。
有鑒于此,本發明人根據多年從事本領域和相關領域的生產設計經驗,經過反復試驗設計出一種坡立式停車裝置及系統,以期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坡立式停車裝置及系統,設置在路邊,能夠在單位面積上容納更多的汽車,在不改變停車場占地面積的情況下,增加了停車場的停車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越勝,未經張越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29604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