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車輛摔倒測試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186230.6 | 申請日: | 2019-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7127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4 |
| 發明(設計)人: | 楊磊;劉子儀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鈞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7/08 | 分類號: | G01M7/08;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31229 上海唯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家瀚 |
| 地址: | 201199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載物臺 驅動 摔倒 測試裝置 翻轉 本實用新型 測試效率 轉動連接 自動完成 省時 省力 測試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車輛摔倒測試裝置,包括:第一載物臺;第二載物臺,與第一載物臺轉動連接;第一驅動部,與第一載物臺連接,第一載物臺在所述第一驅動部的驅動下朝遠離或靠近第二載物臺的方向翻轉;第二驅動部,與第二載物臺連接,第二載物臺在第二驅動部的驅動下朝遠離或靠近第一載物臺的方向翻轉;控制部,與第一驅動部和第二驅動部連接。該車輛摔倒測試裝置可以自動完成車輛的摔倒測試,省時省力且高效,提高了測試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測試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車輛摔倒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全國各個大、中型城市興起的共享單車幾乎隨處可見。與“有樁”的公共自行車相比,這種隨時取用和停車的“無樁”共享單車給用戶帶來了極大便利。但是,由于沒有固定的停車位置與停車間距控制等,導致共享單車摔倒、擠壓等問題,造成單車損壞,提高了城市運維成本。單車的摔倒測試應運而生,通過摔倒測試可以提前暴露單車結構上薄弱環節,給設計人員改善單車結構提供有力的證據。
現有的“摔倒”類型測試,主要是靠測試人員手動完成,簡單來說,測試人員手扶單車,然后手動將單車往特定方向推到,然后記錄結果。但是,這樣的手動操作至少存在以下問題:比較費時費力,一個400次摔倒測試循環需要2人耗盡全力用2小時以上共同完成,測試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測試省時省力、測試效率高的車輛摔倒測試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種測量摔倒測試裝置,在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該測試裝置包括:
第一載物臺;
第二載物臺,與第一載物臺轉動連接;
第一驅動部,與第一載物臺連接,第一載物臺在第一驅動部的驅動下朝遠離或靠近第二載物臺的方向翻轉;
第二驅動部,與第二載物臺連接,第二載物臺在第二驅動部的驅動下朝遠離或靠近第一載物臺的方向翻轉;
控制部,與第一驅動部和所述第二驅動部連接。
進一步地,第一載物臺靠近第二載物臺的一側設有第一升降擋板,第二載物臺靠近第一載物臺的一側設有第二升降擋板,第一升降擋板和第二升降擋板與所述控制部連接。
進一步地,測試裝置還包括第一感測部和第二感測部,第一感測部設置于第一載物臺,第二感測部設置于第二載物臺,第一感測部和第二感測部與控制部連接。
可選地,第一感測部包括第一紅外發射器和第一紅外接收器,第一紅外發射器和第一紅外接收器相對設置在第一載物臺的兩條側邊;第二感測部包括第二紅外發射器和第二紅外接收器,第二紅外發射器和第二紅外接收器相對設置在第一載物臺的兩條側邊。
進一步地,測試裝置還包括底座,底座安裝在第一載物臺和第二載物臺下方,底座至少部分被第一載物臺和第二載物臺覆蓋。
可選地,底座為中空結構,第一驅動部、第二驅動和控制部位于底座中。
可選地,第一驅動部為第一液壓缸或第一氣缸,第二驅動部為第二液壓缸或第二氣缸,第一驅動部一端與底座連接,另一端與第一載物臺連接,第二驅動部一端與底座連接,另一端與第二載物臺連接。
可選地,第一載物臺通過轉軸、合頁或鉸鏈與第二載物臺連接,第一載物臺和第二載物臺沿轉軸、合頁或鉸鏈對稱設置。
可選地,第一載物臺和第二載物臺均為盒式結構。
可選地,測試裝置還包括電子操作面板,電子操作面板與控制部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鈞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鈞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1862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沖擊試驗裝置
- 下一篇:實現風洞入口平面移動的旁路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