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輪轂、車輪和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137233.0 | 申請日: | 2019-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55392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丁偉;黃東升;嵇鑫健;戈本帥;邢國璽;朱偉;王衛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納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B27/00 | 分類號: | B60B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盧春燕 |
| 地址: | 213100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常武***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轂 車輪 車輛 | ||
1.一種輪轂,其特征在于,包括:
輪轂內圈;
輪轂外圈,所述輪轂外圈圍繞在所述輪轂內圈的外側且與所述輪轂內圈間隔設置;
彈性填充體,所述彈性填充體的橫截面為環形,所述彈性填充體填充在所述輪轂內圈和所述輪轂外圈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轂,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填充體分別與所述輪轂內圈和所述輪轂外圈過盈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轂,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填充體包括沿其徑向由內之外排布的內環部、中環部和外環部;
所述中環部的軸向上的寬度小于所述內環部的軸向上的寬度且小于所述外環部的軸向上的寬度,所述中環部的軸向上的側表面分別與所述內環部的軸向上的內表面和所述外環部的軸向上的側表面圓弧過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輪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環部設有彈性孔,所述彈性孔為沿所述中環部的周向間隔設置的多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輪轂,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孔成對設置,每對中的兩個彈性孔分別設置在所述中環部的軸向上的兩側表面且中心軸線重合,多對彈性孔沿所述中環部的周向等間距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輪轂,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彈性孔的最大深度小于所述中環部的軸向上的最小寬度的1/2。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輪轂,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彈性孔沿所述中環部的周向等間距設置,每個所述彈性孔沿所述中環部的軸向貫通所述中環部。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輪轂,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孔的橫截面為圓形、矩形或沿所述輪轂的周向延伸的長條形。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轂,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轂外圈包括:
外環板,所述外環板與所述彈性填充體的外周面配合;
外圈擋板,所述外圈擋板的外周沿與所述外環板的一側沿相連且與所述外環板一體成型,所述外圈擋板止擋在所述彈性填充體的軸向上的一側。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輪轂,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外圈壓蓋,所述外圈壓蓋的外周沿安裝于所述外環板的另一個側沿,所述外圈壓蓋止擋在所述彈性填充體的軸向上的另一側。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輪轂,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轂內圈包括:
內環軸,所述內環軸與所述彈性填充體的內周面配合;
內圈擋板,所述內圈擋板的內周沿與所述內環軸的一端相連且與所述內環軸一體成型,所述內圈擋板止擋在所述彈性填充體的軸向上的所述一側且與所述外圈擋板間隔開。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輪轂,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內圈壓蓋,所述內圈壓蓋套設于所述內環軸的另一端,所述內圈壓蓋止擋在所述彈性填充體的軸向上的所述另一側且與所述外圈壓蓋間隔開;
鎖緊螺母,所述內環軸的所述另一端構造有外螺紋,所述鎖緊螺母構造有與所述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所述鎖緊螺母螺紋配合在所述內環軸的所述另一端且將所述內圈壓蓋壓緊于所述彈性填充體。
13.一種車輪,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12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轂。
14.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車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納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納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13723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一次成型棉絮鋪網機
- 下一篇:石英光纖棒數控單軸切割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