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割膠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119613.1 | 申請日: | 2019-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38211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4 |
| 發明(設計)人: | 耿貴勝;汪雄偉;李福成;周小鳳;關志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盛元康能(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3/10 | 分類號: | A01G23/10;A01G2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芊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彭秀麗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割膠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割膠機,包括固定支架、割膠執行機構和控制系統,割膠執行機構設置在固定支架上;割膠執行機構包括帶有割膠刀的刀架、圓周驅動裝置、縱向驅動裝置以及進給驅動裝置;刀架設置于進給驅動裝置上,進給驅動裝置設置于縱向驅動裝置上,且縱向驅動裝置設置于圓周驅動裝置上,圓周驅動裝置與兩軌道槽齒圈形成圓周傳動連接;控制系統分別與圓周驅動裝置、縱向驅動裝置及進給驅動裝置形成電性連接,用于控制割膠刀的周向移動量、上下移動量及徑向進給量。本實用新型智能割膠機可代替人工割膠,實現全自動割膠,最大程度解決了人工割膠勞動強度大,以及人工割膠不夠精細化的問題,提高了社會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割膠機。
背景技術
從人類認識橡膠開始,長期以來割膠作業,都是通過人工手動割膠獲得膠乳完成收集。最近幾年出現手持式電動割膠,無論哪種割膠方式都需要借助人力來完成。人工割膠具有很多弊端,比如:具備技術熟練的割膠工人需要培養一年以上才能達到,割膠工人工作時違反人的固有生物鐘進行工作,易疲勞、割膠效率低下,割皮深度和割皮厚度不易精準控制,造成割膠質量降低,以及減少橡膠樹壽命等等,最終影響割膠產量和周期,已經成為割膠業的一大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操作簡單,制造成本低,割膠過程智能精準的智能割膠機。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智能割膠機,包括固定支架、割膠執行機構和控制系統,所述割膠執行機構設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撐桿和設置在所述支撐桿上下兩端的環形固定座,兩所述環形固定座上分別成型一開口,所述開口處設有可拆卸的封邊板,所述環形固定座與所述封邊板間形成可容納樹干的密閉環形空間,兩所述環形固定座上還設有軌道槽齒圈和沿所述環形固定座徑向延伸的樹干夾持裝置;
所述割膠執行機構包括帶有割膠刀的刀架、圓周驅動裝置、縱向驅動裝置以及進給驅動裝置;所述刀架設置于所述進給驅動裝置上,所述進給驅動裝置設置于所述縱向驅動裝置上,且所述縱向驅動裝置設置于所述圓周驅動裝置上,所述圓周驅動裝置與兩所述軌道槽齒圈形成圓周傳動連接;所述控制系統分別與所述圓周驅動裝置、縱向驅動裝置及進給驅動裝置形成電性連接,用于控制所述割膠刀的周向移動量、上下移動量及徑向進給量。
在位于所述支撐桿上端的所述環形固定座的下方及位于所述支撐桿下端的所述環形固定座的上方分別設有軌道槽齒圈,所述軌道槽齒圈的內側設有導軌齒,所述割膠執行機構設置在兩所述軌道槽齒圈上,且可沿所述導軌齒圓周轉動。
所述圓周驅動裝置包括連接桿、第一驅動器和設置在所述連接桿兩端內側的環形固定板,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設有導向齒輪、中間設有齒輪Ⅰ,位于所述連接桿兩端的導向齒輪分別穿過所述環形固定板與所述軌道槽齒圈內側的所述導軌齒相嚙合;所述第一驅動器固定在下端的所述環形固定板上方,所述第一驅動器的頂部設有齒輪Ⅱ,所述齒輪Ⅱ與所述齒輪Ⅰ相嚙合且位置相匹配,用于驅動所述連接桿沿所述導軌齒轉動。
所述縱向驅動裝置包括第二驅動器、絲杠Ⅰ和滑塊Ⅰ,所述絲杠Ⅰ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驅動器,且與所述第二驅動器形成驅動連接,所述絲杠Ⅰ的另一端與上端的所述環形固定板轉動固定連接,所述滑塊Ⅰ套裝在所述絲杠Ⅰ上,且與所述絲杠Ⅰ之間形成螺紋連接,當所述第二驅動器動所述絲杠Ⅰ轉動時,可帶動所述滑塊Ⅰ上下移動;所述第二驅動器固定在下端的所述環形固定板上方。
所述滑塊Ⅰ的一側沿所述智能割膠機的徑向固定一連接座板;所述進給驅動裝置包括第三驅動器、絲杠Ⅱ和滑塊Ⅱ,所述第三驅動器固定在所述連接座板的外側,所述絲杠Ⅱ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三驅動器,且與所述第三驅動器形成驅動連接,所述絲杠Ⅱ的另一端穿過所述連接座板的兩端且與所述連接座板轉動連接;所述滑塊Ⅱ套裝在所述絲杠Ⅱ上,且與所述絲杠Ⅱ之間形成螺紋連接,所述刀架固定在所述滑塊Ⅱ的下方,當所述第三驅動器驅動所述絲杠Ⅱ轉動時,可帶動所述滑塊Ⅱ在進給方向上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盛元康能(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盛元康能(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1196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印刷紙定位擺放裝置
- 下一篇:一種石英砂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