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機器人末端倍力氣動剪刀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1018214.6 | 申請日: | 2019-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38999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港市哈德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38 | 分類號: | B29C45/3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港澄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范佳晨 |
| 地址: | 215600 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器人 末端 力氣 剪刀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器人末端倍力氣動剪刀手,包括氣缸、安裝于氣缸上的底座以及安裝于底座上的剪切刀座和剪切刀片,所述剪切刀片可拆卸的安裝于剪切刀座上,所述剪切刀座與所述氣缸的活塞桿相連,所述底座底部兩端向上凸起形成有兩跟相互平行的支撐立柱,所述支撐立柱前端設置有刀片抵持部,所述支撐立柱與所述刀片抵持部形成剪切空間,所述兩跟支撐立柱卡持所述剪切刀座,所述氣缸的活塞桿推動剪切刀座沿所述支撐立柱方向帶動剪切刀片抵持刀片抵持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改變了原有的機器人末端倍力氣動剪刀手的結構,便于對注塑水口進行剪切,采用雙氣缸的方式解決了氣壓不足的問題,保證了剪切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器人剪鉗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機器人末端倍力氣動剪刀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對于注塑水口的剪切通常采用人工手動剪切,對于工人的要求比較高,剪切過程中容易對產品造成損壞,剪切效果差,工作效率低下。近年來,隨著工藝的不斷優化,對于注塑水口的剪切采用氣動剪刀進行剪切,現有的氣動剪刀由氣缸與剪鉗組成。由于注釋水口通常比較狹窄,且與注塑件相連,傳統的剪鉗為剪刀樣式,無妨伸入水口位置對水口進行剪切;現有技術中,通常將剪鉗刀頭進行修磨后使其能夠進入剪切位置來進行剪切,但實際的使用效果不佳。同時,大部分生產企業使用的氣缸氣源為6個標準大氣壓,且機器人末端倍力氣動剪刀手配套的標準型工裝架,因此通常采用活塞直徑為63mm的氣缸;但在剪切時,受限于氣源壓強和活塞直徑大小,剪切力不足,經常需要進行多次剪切,影響產品質量和美觀。若單單增加氣缸活塞直徑,無法與工裝架匹配,無法進行安裝,同時也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器人末端倍力氣動剪刀手,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機器人末端倍力氣動剪刀手,包括氣缸、安裝于氣缸上的底座以及安裝于底座上的剪切刀座和剪切刀片,所述剪切刀片可拆卸的安裝于剪切刀座上,所述剪切刀座與所述氣缸的活塞桿相連,所述底座底部兩端向上凸起形成有兩跟相互平行的支撐立柱,所述支撐立柱前端設置有刀片抵持部,所述支撐立柱與所述刀片抵持部形成剪切空間,所述兩跟支撐立柱卡持所述剪切刀座,所述氣缸的活塞桿推動剪切刀座沿所述支撐立柱方向帶動剪切刀片抵持刀片抵持部。
優選的,所述氣缸的活塞桿為絲桿活塞桿。
優選的,所述氣缸由兩個氣缸串聯而成,所述氣缸由螺栓固定連接,所述氣缸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優選的,所述剪切刀片前端傾斜形成有刃口。
優選的,所述剪切刀座下端設置有刀座抵持部,所述刀座抵持部用以抵持剪切刀座使得其沿所述支撐立柱方向運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改變了原有的機器人末端倍力氣動剪刀手的結構,便于對注塑水口進行剪切,采用雙氣缸的方式解決了氣壓不足的問題,保證了剪切力。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一種機器人末端倍力氣動剪刀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一種機器人末端倍力氣動剪刀手的爆炸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港市哈德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未經張家港市哈德五金工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101821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機器人末端加長剪刀手
- 下一篇:一種新型嬰兒推車上的折疊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