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上料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517029.5 | 申請日: | 2019-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92241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0 |
| 發明(設計)人: | 于秀東;王文英;劉蘭;農利錦;王乾;陳麗;馮秋常;高云松;高云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91 | 分類號: | B65G47/91 |
| 代理公司: | 44224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鋒;潘艷麗 |
| 地址: | 518051 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托盤 升降驅動機構 放置機構 夾緊機構 自動上料系統 開槽 本實用新型 層疊放置 內部中空 上下移動 一端開口 驅動端 托盤夾 多層 聯動 上料 連通 開口 驅動 側面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上料系統,包括:第一升降驅動機構;第一托盤放置機構,內部中空且一端開口,所述第一托盤放置機構的側面沿高度方向設于與所述開口連通的開槽,所述第一托盤放置機構內能夠層疊放置多層裝有工件的托盤;及第一夾緊機構,與所述第一升降驅動機構的驅動端聯動,所述第一夾緊機構能夠由所述開槽的位置將所述托盤夾緊,所述第一升降驅動機構能夠驅動所述第一夾緊機構上下移動。這種自動上料系統能夠使得工件上料更加快速、穩定。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動力電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自動上料系統。
背景技術
近些年來,國家大力鼓勵和支持對新能源的發展,很多企業對新能源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大幅上漲。
現階段,在對動力電池加工生產中,針對動力電池端面蓋板的上料通常是采用一層蓋板上料,且上料是靠人工操作或者半自動化設備操作,即在用完一層蓋板后,需要人工取下放置蓋板的托盤,然后更換第二層托盤再進行蓋板上料,這種操作效率較低,影響企業的整體產能。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工件上料操作繁瑣,效率較低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使得工件上料更加快速、穩定的自動上料系統。
一種自動上料系統,包括:
第一升降驅動機構;
第一托盤放置機構,內部中空且一端開口,所述第一托盤放置機構的側面沿高度方向設于與所述開口連通的開槽,所述第一托盤放置機構內能夠層疊放置多層裝有工件的托盤;及
第一夾緊機構,與所述第一升降驅動機構的驅動端聯動,所述第一夾緊機構能夠由所述開槽的位置將所述托盤夾緊,所述第一升降驅動機構能夠驅動所述第一夾緊機構上下移動。
上述自動上料系統,能夠實現將多層裝有工件的托盤層疊放置于第一托盤放置機構內,并通過第一升降驅動機構驅動第一夾緊機構達到相應的高度,再由第一夾緊機構夾取相應的托盤,最后通過第一升降驅動機構驅動至所需位置即可。實現了對工件逐層的自動上料,使得工件上料更加快速、穩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驅動機構包括第一安裝板、第一電機、第一滾珠絲杠及連接板,所述第一安裝板豎直設置,所述第一電機設于所述第一安裝板上,所述第一滾珠絲杠能夠轉動地設于所述第一安裝板上,且所述第一滾珠絲杠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電機的驅動端聯動,所述連接板與所述第一滾珠絲杠的螺母連接,所述第一夾緊機構與所述連接板連接,所述第一電機驅動所述第一滾珠絲杠轉動,使得所述連接板帶動所述第一夾緊機構沿所述第一安裝板的長度方向移動。第一電機配合第一滾珠絲杠能夠更加精確、穩定的驅動第一夾緊機構上下移動,以使第一夾緊機構可以精準的到達相應位置夾取托盤。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托盤放置機構包括支撐底板及至少兩個側板,所述兩個側板間隔設于所述支撐底板上,所述兩個側板之間形成有開槽,所述托盤能夠層疊的設于所述支撐底板上。支撐底板與側板形成的結構,既可以方便的滿足多層裝有工件的托盤層疊放置,又能便于第一夾緊機構夾取托盤。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夾緊機構包括第一夾持臂、第二夾持臂及夾緊驅動件,所述夾緊驅動件與所述第一升降驅動機構的驅動端聯動,所述第一夾持臂和所述第二夾持臂的第一端與所述夾緊驅動件的驅動端聯動,所述夾緊驅動件能夠驅動所述第一夾持臂和所述第二夾持臂相向運動,以使所述第一夾持臂和所述第二夾持臂的第二端配合將所述托盤夾緊;所述夾緊驅動件能夠驅動所述第一夾持臂和所述第二夾持臂反向運動,以使所述第一夾持臂和所述第二夾持臂的第二端將所述托盤松開。通過第一夾持臂與第二夾持臂配合,能夠更加穩定的夾取托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51702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