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載智能交互系統及具有該系統的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505569.1 | 申請日: | 2019-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57325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陽昕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2 | 分類號: | G05B19/042;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寶庫;王天騏 |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載 智能 交互 系統 具有 車輛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交互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車載智能交互系統及具有該系統的車輛。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現有的車載交互設備存在的用戶體驗差的問題。為此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車載智能交互系統包括檢測部、控制部和交互機器人,控制部分別與檢測部和交互機器人連接,檢測部設置成能夠檢測設定范圍內的用戶行為,控制部設置成能夠基于用戶行為向交互機器人發送控制指令,交互機器人設置成能夠基于控制指令輸出相應的交互動作和/或交互信息。通過上述設置方式,使得本實用新型的車載智能交互系統在交互過程自然生動,有利于提升用戶在使用車載智能交互系統時的交互體驗。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交互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車載智能交互系統及具有該系統的車輛。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汽車的保有量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開車出行。為減少駕駛時的枯燥感、增加汽車的智能化應用場景、以及弱化汽車的工具屬性,現有的汽車廠家越來越注重車輛與用戶之間的交互。為實現與用戶之間的交互,現有很多汽車都配置有車載交互設備,如車載機器人,這種交互設備能夠通過特定的語音或手勢等進行控制,從而實現一些簡單基礎的交互功能,如對話、導航、音樂播放等。
但是,現有的車載交互設備大多也僅能通過輸出語音或顯示文字的形式進行簡單的交互,而且大部分交互都是預先設定好的,這種交互顯得生硬和死板,導致用戶體驗很差。
相應地,本領域需要一種新的車載智能交互系統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即為了解決現有的車載交互設備存在的用戶體驗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載智能交互系統,所述車載智能交互系統包括檢測部、控制部和交互機器人,所述控制部分別與所述檢測部和所述交互機器人連接,所述檢測部設置成能夠檢測設定范圍內的用戶行為,所述控制部設置成能夠基于所述用戶行為向所述交互機器人發送控制指令,所述交互機器人設置成能夠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輸出相應的交互動作和/或交互信息。
在上述車載智能交互系統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交互動作包括所述交互機器人的轉動;并且/或者所述交互信息包括表情動畫、和/或語音和/或文字。
在上述車載智能交互系統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檢測部包括多個接近傳感器,每個所述接近傳感器能夠在設定的一維距離內檢測所述用戶行為,當所述多個接近傳感器中的一個檢測到所述用戶行為時,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用戶行為向所述交互機器人發送控制指令,所述交互機器人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至少能夠輸出如下交互動作:向檢測到所述用戶行為的接近傳感器的方向轉動。
在上述車載智能交互系統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交互機器人包括本體和底座,所述本體設置于所述底座上并能夠相對于所述底座轉動,所述多個接近傳感器設置于所述底座中。
在上述車載智能交互系統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多個接近傳感器沿所述底座成扇形排列。
在上述車載智能交互系統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底座對應所述接近傳感器的位置還開設有窗口。
在上述車載智能交互系統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接近傳感器為紅外線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微波傳感器或電容式傳感器。
在上述車載智能交互系統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接近傳感器為紅外線傳感器,多個所述紅外線傳感器沿相同的方向設置于印制電路板上,部分所述紅外線傳感器還配置有光路改變元件。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車輛,所述車輛包括上述優選技術方案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載智能交互系統。
在上述車輛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車輛包括駕駛艙,所述駕駛艙內設置有中控臺,所述交互機器人設置于所述中控臺的頂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50556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