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氣液混合氣化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398312.0 | 申請日: | 2019-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91765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0 |
| 發明(設計)人: | 錢宏義;龐斐;歐進永;覃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浦景化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5/04 | 分類號: | B01F5/04 |
| 代理公司: | 31225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趙志遠 |
| 地址: | 201512 上海市金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布機構 混合元件 筒體 本實用新型 混合氣化 氣相入口 液相氣化 液相入口 初始分布 進料條件 氣液混合 筒體內部 物料出口 液相物料 不均勻 均勻度 速率和 結焦 伸入 體內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液混合氣化器,包括筒體和設于所述筒體內的分布和混合元件;所述筒體上設有液相入口、氣相入口和混合氣化物料出口;所述液相入口與所述液相分布機構連接,所述氣相入口與所述氣相分布機構連接;所述液相分布機構設于所述混合元件的上方,所述氣相分布機構設于所述混合元件的下方;所述液相分布機構從所述筒體的徑向方向伸入所述筒體內部,并將液相物料進行初始分布。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效提高了液相氣化的速率和混合的均勻度,解決了液相氣化速度慢、氣液混合不均勻問題、以及由此產生的結焦現象,為下游反應提供了良好的進料條件,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將氣相和液相混合并將液相氣化的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氣液混合氣化器,用于合成氣法乙二醇工藝中草酸二甲酯和氫氣的混合氣化。
背景技術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簡稱EG)又名“甘醇”、“1,2-亞乙基二醇”,是最簡單最重要的脂肪族二元醇,也是一種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礎有機原料。乙二醇的生產路線主要有石油路線和非石油路線。在未來全球石油價格仍將長期高位運行的情況下,以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的天然氣或煤為原料的非石油路線,具有明顯的優勢。合成氣氣相反應生成草酸二甲酯(DMO),草酸二甲酯再加氫生產乙二醇的兩步法技術路線(草酸酯法)反應條件溫和、目的產物選擇性高、設備材質要求低、環境友好,是公認的具有現實應用價值的工藝路線,具有良好的經濟性和競爭力。
草酸二甲酯,分子式C4H6O4,分子量118.10,相對密度(水=1)1.15,熔點 54℃,沸點164.5℃。草酸二甲酯加氫生成乙二醇的反應為氣-氣反應,液相草酸二甲酯與氫混合并氣化后進入反應器。目前,草酸二甲酯與氫混合氣化多采用管式結構,液相草酸二甲酯進料管道從上部垂直或形成一定角度插入氫氣管道內,草酸二甲酯管道出口末端設置彎管開孔或增設噴嘴,液相通過小孔或噴嘴進入氣相管道中,以期達到液相草酸二甲酯與氫氣混合氣化的目的。草酸二甲酯DMO從L型進料管進入氫氣管道中,該L型管道上開設有供草酸二甲酯DMO噴出的開孔,氫氣 H2的流向如圖中箭頭所示,如圖1所示;或者草酸二甲酯從L型進料管進入氫氣管道中,該L型管道端部連接供草酸二甲酯DMO噴出的噴嘴,氫氣H2的流向如圖中箭頭所示,如圖2所示;這兩種管式結構簡單、制造易、投資少、占地小,但液相與氣相在管道中主要為軸向流動分布,徑向流動分布極小,液相不能快速氣化,也難于達到均勻的混合效果。且由于草酸二甲酯熔點較高,若混合氣化效果不好,易導致草酸二甲酯吸附在下游加氫催化劑表面,草酸二甲酯結晶堵塞加氫催化劑,進而導致催化劑使用壽命縮短,反應器操作壓降增大,影響加氫反應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氣液混合氣化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氣液混合氣化器,包括筒體和設于所述筒體內的分布和混合元件;所述筒體上設有液相入口、氣相入口和混合氣化物料出口;所述液相入口與液相分布機構連接,所述氣相入口與氣相分布機構連接;所述液相分布機構設于所述混合元件的中部,所述氣相分布機構設于所述混合元件的下方;所述液相分布機構從所述筒體的徑向方向伸入所述筒體內部,并將液相物料進行初始分布;所述混合元件將液相進料與氣相進料混合,使液相物料氣化,達到將液相物料快速氣化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采用立式容器作為混合容器,氣相物料在混合元件的下方進料,在氣體分布機構完成初步分布,氣相物料經過下段混合元件,利用混合元件使得氣相物料在筒體徑向方向上實現均勻分布;液相物料經過液相噴淋/霧化機構完成初步分布,利用混合元件使得液相物料完成在筒體徑向方向的均勻分布;分布均勻的液相物料和氣相物料接觸后完成混合,同時實現液相物料的快速氣化,混合并氣化后的物料從頂部出口流出。
所述筒體內至少設有兩套混合元件;下段的混合元件置于所述液相分布機構和氣體分布機構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浦景化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浦景化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3983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